第一百三十八章 思想 風氣 國運——朱熹(第1/5頁)
章節報錯
陳光年在將官制,科舉都說完之後,這才開始真正的進入主題,既然要製造話題性,那麼久必須要製造出一個真正的爆點。
“朱熹!”
作為被無數人痛罵的存在,朱熹和他的程朱理學早就已經被定在了恥辱柱上。
但,陳光年就是要用朱熹和程朱理學來破點。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之中,會有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擺爛。
越到後期,爛的越嚴重。
如果以封建王朝為結點的話。
清甚至出現了思想斷檔,文人,哪裡還有什麼真正的文人。
千古萬人曾國藩?
帝國裱糊匠李鴻章?
還是張廷玉他們?
數到根上也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
明朝後期的東林黨都成了體系,但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有于謙,海瑞,張居正,高拱,楊繼盛這些算得上鐵骨錚錚的。
末期還有孫承宗他們在扛著臉面。
便是方孝孺,宋濂等等都能數得上。
整體來說,少量的錚錚鐵骨挽救不了大量的墮落。
宋朝的文天祥,還有崖山水戰,之前的李綱,趙鼎,李光,胡銓,在之前的范仲淹,王安石等等。
雖然在能力上,他們的皇帝實在是拿不出手,但是在整體的風氣上,他們要比明朝整體還要合適一些。
然後再往前算,漢唐的尚武之風猶在,春秋戰國更是名士輩出。
是因為什麼讓文人的脊樑骨就這麼斷了?
有人說是因為之前的史書記載不詳,有人說是因為上行下效,異族出現。
但,說白了更像是思想在改變,風氣也在改變。
人的思想真的是很重要,尤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名人,他的思想就決定了很多人,甚至是很多代人。
最著名的就應該是鄰居阿三哥了。
而在封建王朝上,這也是一個霍亂的根源,思想在不斷的變化。
這個思想不僅僅儒家,也不僅僅是皇權。
如果要從最開始說那就太繁瑣了,所以陳光年打算從後往前說,程朱理學,朱熹!
“從現在人的角度看程朱理學,那基本上是不需要看了,因為你會發現漏洞百出,同樣你哪怕是看和程朱理學同出一門的心學也是一樣。
你如果讀心學,要麼你壓根讀不懂,要麼你會覺得他幫助很大,問題同樣也很大。
至於那些對陽明先生的心學死命吹捧的人,基本就是前者了,因為他們同時會猛踩程朱理學,可能還有佛家..
但殊不知陽明先生的心學是程朱理學的進階版本,而且他還有濃重的佛家思想。
而對於程朱理學,其實現在的人們也並不瞭解,只需要去抨擊它們就夠了,而抨擊他們就一定要抨擊他們的領頭羊,朱熹!
所以這就導致了朱熹創造了一個只有他的歷史。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身後名,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要麼評價很是矛盾,友好有壞,分不出來。
但是朱熹和他們都不同,他先是經歷了遺臭萬年,然後變得流芳百世,家族收到了無上榮耀,再繼續遺臭萬年,被牢牢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而這名聲好的時候,他甚至被譽為了孔子之下第二人。
而差的時候也是,禁錮思想之罪魁禍首。
一個人怎麼能做到這麼詭異的評價,是什麼導致了這一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