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思想 風氣 國運——漢儒(第2/5頁)
章節報錯
而他在漢景帝時期也的確是如此,可為什麼在最後董仲舒卻彷彿走向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將公羊學說的復仇,變成了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生生的將那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變成了另一個模樣。
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董仲舒就真的是一個叛徒?
我不介意將董仲舒說成儒家的掘墓人,但是我也同樣要說,董仲舒是一個將儒家愛到了極致的一個人。
他愛儒家,他看不得儒家走在任何學術之外。
在那個時代,並非所有人都是傻子,一個學派應該如何快速的崛起?
最好的辦法墨家,道家,法家早就已經告訴了天下人,告訴了天下的學者。
那就是與君權合二為一。
只有當皇帝都支援一個學派的時候,這個學派,這個學說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
而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復仇,更不需要的是一個連君王都敢去復仇的學說!
公羊學說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熟悉歷史,哪怕只是知道大漢時期歷史的人,應該多會明白一件很詭異的事情,那就是當時的法律有一個天大的BUG。
復仇,無罪論。
一個人如果殺人,是為了復仇,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家人復仇,亦或者是為了自己的友人復仇。
那麼殺人觸犯了法律,但是殺人之人卻又是有著情有可原四個字的評價。
甚至這個殺人的人,會成為一個被所有人所敬佩的義士!
甚至因為義士的名頭,而獲得免罪的權利。
這一點當然不會是什麼官方允許的,但你禁不住那各地官員都是公羊學派的學生,他們收到的就是這種思想。
所以在這種思想下,那復仇殺人,就成為了一個在他們看來十分合理的事情。
能保,便要保住,因為這保的便是他們的精神!
但,律法的威嚴何在啊?
為什麼很多人說漢儒去貶低秦,這並非是一個完全杜撰的事情。
雖然漢延秦制,但是要知道公羊家和秦律那是天然的對沖!
秦律講究的是什麼,法在人之上,不管你是什麼理由,你殺了人,犯了罪你就要受到律法的懲處才是。
可公羊學派講究的是,情在律法之上,為復仇而殺人,吾等何罪之有!
這其實才是兩者最直接的矛盾。
而這個矛盾有沒有解決辦法,說實話你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為什麼?
前段時間很火的一部影視劇《藥神》大家就算是沒看過也聽過,那你說哪個有問題?
如果沒有最起碼上百倍的利潤回報,你是以什麼理由讓他們前期投入這麼大?
可上百倍的利潤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真的供應的起麼?
當情與法碰撞到一起的時候,最為難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