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歷史沒有如果這都只是說說而已。

藍玉的死,一定會牽連他身邊的所有人,他的麾下,親族,家眷。

直接導致了藍玉的勢力被連根拔起,牽連足有萬人之多,這個數字代表著的不僅僅是覆滅一個藍玉這麼簡單。

更代表著大明第二代統帥的覆滅,這直接導致朱允炆的勢力出現了一個真空。

而之所以朱元璋會出現這種昏招,則是因為他的性格。

朱元璋雖然對待其他的兒子不如他的朱標,但是那畢竟是他的兒子。

就已經朱元璋對待這些孩子的待遇也能知道,這是一個對家人很信任的人。

朱元璋這麼做也無非就是兩種,其一他並不會認為自己的兒子會和他們的侄子搶奪那個位置。

當然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孫子想都不想就要和自己的叔叔撕破臉,還將局面鬧的這麼難堪。

其二就是,若是他真的想到了,那麼就只能說在朱元璋的心中。

這自家人怎麼折騰那也是自家人的事情。

可若是最後折在了外人的手中,那恐怕就真的丟大人了。

這也的確是符合朱元璋在得到了皇位之後對所有的故舊臣子都是敬而遠之,提防重重。

將大權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的這種性格。

具體當年到底是因為什麼,已經無從考證,或許是兼而有之了。

不過朱棣能夠成功奪取自家侄兒的皇位,除了朱元璋的性格和剪除了以藍玉為首的第二代大明統帥集團之外。

還有兩個人也同樣是鞠躬身為。

其一是方孝孺,或者說是黃子澄方孝孺建文他們組成的削藩小團體。

而第二就是一代妖僧姚廣孝了。

這兩方面對於朱棣來說可以算是至關重要了。

而這兩個人其中姚廣孝堪稱傳奇,但是他的記載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能夠說的也就是他保住了朱棣的性命,說服了朱棣拼死一搏, 最後還成功的功成身退。

連張良都失敗了的事情,姚廣孝真的做到了,他的一生彷彿都是傳奇。

你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也不知道他想要得到什麼。

彷彿他出生在那個時代就是為了幫助朱棣完成這個任務,然後他完成任務之後,看不上這個世間的賞賜獎勵,然後走了....

這個人....總之這個人就是一個很神奇,很神秘的傢伙。

相比較於讓人摸不清頭腦的姚廣孝,另一個小集團其實就是作死的王道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你如果說他是昏庸,說實話有點欺負他們了。

但你如果說他才華很好,他能力很好,那就純粹是胡扯蛋了。

他做的事情不能說不對,但是他做的時間肯定是不對,而且他不太適合當一個皇帝。

加上也不太適合當臣子的黃子澄,方孝孺,最終導致了自己的這麼一場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