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極度聰明,卻也極度自私(第1/2頁)
章節報錯
嚴嵩成為了朱厚熜的擋箭牌,這一擋就是足足二十年。
但是人終歸是會老的,尤其是嚴嵩上位的時候本就已經是算是一個老人了。
他在感覺到力不從心的時候,他選擇了讓自己的兒子為自己掌權,他安排自己的兒子嚴世蕃為工部侍郎。
嚴世蕃是一個比嚴嵩還要聰明的人,這個被稱之為天下第三的聰明人,在朱厚熜這麼多年的執政生涯之中終於明白了過來。
其實,自詡為聰明絕頂的朱厚熜並不是真的那麼的無敵。
他當然是牢牢的把控著局面的,那是他並不是無懈可擊,他的手段也就還是三十年前的手段。
分而化之,四個字就足以概括了。
所以嚴世蕃下手比嚴嵩要更加的狠辣,準確。
他沒有去和朱厚熜對陣,他選擇了去收買朱厚熜的左右,他監控了朱厚熜的一舉一動,對這個皇帝的所有一切都是瞭若指掌。
嚴世蕃被稱之為小閣老,他太清楚朱厚熜想要什麼了,只需要投其所好,便可以讓他獨步天下。
就藉助這點了解,嚴世蕃在黨爭之餘將此事洩露了出去,如果要架空這個傢伙就不能只依靠他一個人去做。
果不其然,在黨政之下,大家選擇了默契。
邊防爛了,財政爛了,百姓爛了,而朱厚熜的心,仍然是堅定的走到了修道的道路之上。
但是嚴家父子自以為自己終於拿捏住了朱厚熜,卻是萬萬沒有想到,朱厚熜竟然會有掀翻桌子的勇氣。
自從嘉靖二十年的宮婢之變後,這位皇帝便進入了萬壽宮之中,基本上就很少有大臣能夠見到朱厚熜了。
只有嚴嵩可以經常見到他,而也就是這種行為讓嚴嵩父子產生了錯覺。
再加上在之前的一次次試探之中朱厚熜對他的包容乃至包庇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已經將朱厚熜徹底的拿捏住了。
二十年間,這位嚴嵩先後去構陷迫害了張經,李天寵,謝瑜,葉經,童漢臣,趙錦,王宗茂,厲汝進,沈練還有徐學詩,楊繼盛,吳時來,董傳策等等等等。
其他讓他不高興的也被他用考察的名號一一弄了下去。
在朝堂上這般折騰朱厚熜熟視無睹,對於冒死進諫的臣子朱厚熜也是不聞不問,草草了事。
對內如此,對外同樣如此。
倭寇作亂,他任用親信,大受賄賂,中飽私囊,貽誤戰機導致了戰局徹底惡化。
對此朱厚熜還是沒有管。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朱厚熜仍然是對嚴嵩無比的信任,嚴嵩父子自然是會產生這種錯覺,自己做夢都想不到會死在了一個小道士的一句話上。
而且那位皇帝在這種情況下還有直接掀翻桌子的實力。
他們小覷了朱厚熜,而朱厚熜也用幹掉嚴嵩嚴世蕃父子這件事情再次告訴了天下人,他朱厚熜才是真正的掌權之人。
嘉靖四十四年,嚴世蕃和黨羽羅龍文一同被殺,嚴嵩也被沒收家產,削官回鄉。
朱厚熜本以為自己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他可以再次找一個合適的人代替嚴嵩的地位,而自己也感覺自己即將飛昇了。
他已經覺得自己的身子越來越輕,自己對上蒼的感覺也越來越近了。
可代替嚴嵩為他阻擋一切的人還沒有找到,他就先見到了一個對他絲毫不畏懼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