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感覺自己做了一件無比英明無比偉大的事情,他終於找到了朝堂之中真正的對陣之法。

之前他堂哥為了應付那日益壯大的朝中文官,先是重用劉瑾等八虎為爪牙,事實卻是有些不盡如人意。

之後重用了武將諸如江彬等人,結果效果還不如劉瑾,人都沒了。

看看他朱厚熜,用文官制衡文官,這才是真正的王道。

之後許多年,嚴嵩都成為了文官的活靶子,為他擋在最前面,抵擋著所有的罵名和火力,讓他能夠安安心心的完成他的大道!

而在嘉靖完成求仙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另外兩個決定的聰明人也在不斷的努力。

塞外的孛兒只斤·阿勒坦逐原草原霸主察哈爾部於遼東,成為右翼蒙古首領,基本上管冶韃靼大部分地區。

將自己的控制範圍東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臨長城。後為開闢牧場,將瓦剌趕到科布多,征服青海,甚至一度派切盡黃臺吉用兵西藏。

甚至於他帶兵衝入京師城下造成了一場極大的混亂。

而另一個聰明人則是在南方開始了自己的努力,那個人叫做唐順之。

是和朱厚熜同一年出生的奇才。

唐順之和嘉靖很是相像,他出生在常州,還是常州的一個極為豪富的家庭,是妥妥的富二代。

蘇松常三州的豪門那不是一般的豪,那是富可敵國的豪,更不要說他祖上還在仕途上十分的不錯是個真正的名門家族。

其父親唐寶是朱厚熜麾下名臣楊一清的好友,還是非常好的那種。

唐順之從小就是一個奇人,腦子似乎都長得和正常人不太一樣,三天兩頭的做點妖,如果不是有陽明先生王守仁在前面給他當經驗。

他那個脾氣暴躁的爹恐怕打死他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但即便是如此,這個傢伙仍然做到了十六歲中秀才,二十二歲南京鄉試排名第六。

雖然看似不如嚴嵩,但人家是妥妥的明法科出身,可不是那詩詞歌賦寫青詞能比的。

而且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在會試的時候人家看了全國第一,並且在殿試之後仍然如此,俗稱狀元。

只不過因為閱卷的是自家伯父楊一清,所以唐順之在聽到楊一清準備讓他當狀元的時候,他冷笑一聲回絕了。

然後毀了一個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楊一清去了五撥人好話說盡表明自己沒有徇私,但是唐順之就是一句,老子不信。

弄得楊一清差點想一棍子抽死這個三孫子,忍不住莫口大罵,順帶連他爹都捎上了。

老舉人教出來的年輕人都是什麼玩意!

然後無奈之下被內閣訂上了個第四的名頭,但楊一清也沒有辦法,因為朱厚熜看到了唐順之的策論之後也服了。

來了一句條輪精詳殆盡。

成為了大明唯一一個沒有進入三甲但愣是有皇帝批語的主兒,弄得楊一清被人說成顧念自己名聲不肯為國選拔良才。

但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但這個傢伙出生似乎就是在負責打人臉的。

仕途之中雖然算不上一帆風順但也是扶搖直上,但是因為和上官之間的種種問題,所以中年他選擇了回鄉歸隱。

然後開始了他正式掛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