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當然不是,他是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他清楚明白的很,他太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需要什麼了。

打天下的時候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徐達常玉春這些能征善戰的大將。

但是等到了治理天下的時候,他需要就不僅僅是武將了,更多的是文人了。

或者說,他需要籠絡元朝的文人。

無論是一統南方還是建立大明之後,他都需要大量的文人士子投靠他,去給他治理天下

籠絡元代的知識分子。

當初宋朝崖山海戰導致了宋的滅亡,也導致了斷代的出現,但是在元朝百來年的統治之下,讀書人最後還是認了元朝。

這會讓人感覺到什麼心情說實話在歷史和現實之中並不重要。

從元仁宗開始,大興科舉,崇尚儒學,將程朱理學直接定位成為了官方之學,變成了標準答案。

這就是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提出來的。

而朱元璋也毫不猶豫的將這一套完完整整的接了過來。

幾代人的發展下來,讀書人大部分就成為了元朝的臣子,甚至於那一統天下劉伯溫。

他也是元朝的臣子,而且不僅如此,他出鎮過元帥府都事,專門負責主持剿滅義軍。

包括進入過咱們課本的,大科學家郭守敬,這哥們混到了元朝的太史令。

這個和清朝的嶽鍾琪還是其他的漢臣忠於清廷一個道理。

面對大量的擁有行政管理經驗的文人和元朝舊人,朱元璋不願也不能在大明建立初期就把自己完全放到了元朝的對立面。

以至於朱元璋會說出來,朕取天下,在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這種話來。

說白了就是為了籠絡前朝的遺留臣子將這個百廢待興的大明江山快速的穩定下來。

至於那些鐵頭娃娃非要和我較真說什麼為什麼不屠刀高舉,讀書人都是軟骨頭這種話來啊。

我就不想解釋了,你們用你們自己讀過的書去問一問朱元璋的吧,我也解釋不了這種想象。

當然,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

在經歷了三年的內部建設之後,對外也肅清了王保保在山西的諸多勢力之後。

朱元璋就不在客氣了,什麼善待元朝宗室,什麼朕生於元,那是立刻忘得乾乾淨淨。

乾的就是你們這群三孫子,兩把西瓜刀一路從中原砍到了捕魚兒海的蒙古王廷。

二十年那是絲毫不手軟了。

該慫的時候慫,該狠的時候狠,這才是真正的朱元璋,真正的明太祖。

說實話,對於這種事情其實我們應該都不陌生。

為什麼,我們應該都聽過一句話,我們都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這種裝逼的話想來就算是沒有說過也是聽過的。

所以對於明太祖這種頂尖兒的成功人士,他到了最後當初認過的慫服過的軟他也不會去可以隱瞞什麼。

這沒有必要懷疑真假,畢竟是人家自己修的,這就是人家的談資罷了。

說的平白一些,你可以理解為老朱再和你吹吹牛逼。

告訴你,哥當年也是能屈能伸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