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隆中之殤——荊州沉淪之謀略篇(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這裡我們也不用只看到古人的計策和謀劃,正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職場的規律。
比如你若是想要脫穎而出,就不要想著只是合群那麼簡單。
當初董昭桓階出計之時,百官都是已經做出了和曹孟德一樣的選擇,並且在勸說。
而他們卻直接拒接了這種建議,所以他們是董昭桓階,而那些人只是百官等等。
同理,趙儼對上了諸將。
他們都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從而名留青史。
再說沔水之戰。
第一階段就是佔領偃城,徐晃萬餘人從樊城八里的陽陵陂開始推過去,推進了三里地佔領了偃城之地。
然後在一座小小的偃城上他用了疑兵之計,在偃城附近挖開了許多的壕溝,告訴對面自己要切斷他們的後路。
偏軍將領看著敵我雙方的差距擔心被圍困直接把營寨一燒走了。
這一點和宋朝大將劉延慶那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群什麼玩意。
之後,排水挖開地道然後雙路並行和曹仁互通訊息。
距離關羽防禦陣勢只差三丈硬碰硬的紮營。
第二階段就是打四冢!
這個時候曹操的萬餘人援軍已經趕到了徐晃的陣中,徐晃雖然還有不少新軍,但實力已經足夠也有了底氣。
所以打四冢他用的是聲東擊西。
先是放出來謠言,他要打的是圍頭的關羽大軍,關羽聽聞之後只能分兵前去。
這個時候徐晃直接將大軍衝向了四冢。
而此時回過神來的關羽只能親自率領大軍五千前去救援。
這一次可以說在交鋒之中徐晃勝!
後果就是關羽退縮放棄已經建築好的防禦工事,迴轉大營。
而這也就到了第三階段,背水一戰!
關羽前腳退回大營,徐晃二話不說就直接衝了過去,他是要直接趁機突營。
結果這一次徐晃撞了一個滿頭包,未曾想到關羽這些年已經明白瞭如何帶領大軍,治軍嚴整,大營防備十分嚴密,壓根沒有機會。
十重的鹿角看著就讓人頭痛欲裂。
平時他們想要進來那是進不來,如今好不容易趁亂衝進來了,徐晃發現他就算是想要退出去這也十分的困難了。
這個時候若是換做旁人也就栽了。
可是徐晃此時直接咬緊了牙關他還就不走了,帶著兵馬親自帶頭衝鋒,他不再言退,只顧衝鋒再衝鋒。
而且徐晃發現這一戰關羽是以水軍為主,這給了他極好的機會。
因此這一戰雖然他損失不小,甚至在兵損上面他可能比關羽還更加的嚴重。
但無論是戰術還是戰略,他都是大勝!
關羽大軍無奈捨棄了大營,直接選擇了向南逃竄一部分進入了沔水的戰船之上,另外還有一部分直接就淹死在了沔水之中。
而到了這一步了,關羽仍然沒有選擇撤退回軍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