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世民正在高臺上看著那些前進速度並不算太快的白銀金屬原色坦克,陷入了沉思。

這些坦克為了容納馬力足夠大的蒸汽機,外加厚重的裝甲,被設計成了放大版的虎式坦克的外形。

尤其是長度,比虎式坦克長得多。

前進的時候背後更是冒著沖天的蒸汽和焦炭的黑煙。

看起來倒是威風凜凜,實際上正面裝甲也就十三厘米厚。

側面和後面的就更薄了。

這樣的裝甲,只能勉強對付教導旅還在用的步兵的130毫米前裝短管炮。

若是被長安級戰列艦上用的130毫米長管炮打擊,除了炮塔估計打哪兒穿哪兒,不帶任何懸念的。

不過,這個時候唐軍的技術儲備,已經來到了後裝炮時代。

有了及格的的現代鋼鐵配方和剛強度鏜刀在內的生產工具,加上橡膠密封圈也造出來了。

後裝炮不過是水到渠成。

至於炸藥,更是升級到了二戰早期的.苦味.酸炸藥。

李世民正在注視的那款坦克雖然簡陋,不過那門88炮,可是正兒八經的後世漢斯國工業產物。

就是那門被高射炮的任務耽誤了的超級加農炮。

口徑不大,威力極強。

鋼殼.穿甲.彈,一百米內打50毫米均質鋼板筷子捅豆腐。

榴彈,能產生880枚朝著四周的破片,爆點五十米內站著的活人必死無疑。

殺爆彈,一發清理十米內的任何非強化堡壘的建築物,順便把人全部清理掉。

高爆彈,本來不需要建造出來,但是苦味.酸炸藥的高溫高壓特性,讓它變成了縱火彈。

連鋼板都能點燃。

李淳風試過把苦味.酸高爆彈用飛艇扔過,結果燒了三千多公頃的荒地。

那高溫,誰救火誰死。

四種彈種的出現,加上後裝火炮劃分出來的榴彈炮、加農炮(艦炮和坦克炮)、步兵炮(小型加榴炮)、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讓大唐的火炮技術進一步領先全球數百年。

這裡還沒加上這個時代用不上的東西,例如反坦克炮。

技術儲備夠用了,但是有個關鍵的問題。

那就是資金。

自由足夠的資金和產能,才能把技術儲備變現。

這也是李世民一直沉著臉的原因。

“陛下,按照神書的描述,目前我軍有兩個組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