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身世(第1/4頁)
章節報錯
皇帝見了邯州的奏報,這才瞭解清榆縣那些作坊的來龍去脈。卻原來不光是花錢僱了人,還提供他們吃住。作坊所在的村子修了橋、鋪了路,最近新蓋的農莊還令人建了水渠。
“興建大利是大功德啊...”
大臣們聽聞也都嘖嘖稱奇,按說那女子也不過是做些小買賣罷了,哪來的心性興建大利呢。
“而且據聞這女子竟是從未嫁人,以姑母之身代母之勞。”
皇帝喃喃道,一時竟生出些想見那娘子一面的念頭。
倒嚇壞了底下大臣們,“陛下龍威怕要嚇壞了一介平民,給些賞賜也就罷了。”
那鬚髮皆白的紫袍老臣又提出,“若她的兒子日後能考到陛下面前來,再與他些君恩也不遲。”
幾番商議,皇帝免了清榆縣幾個作坊一半的賦稅,欽賜“良善公義”四個大字與諭旨一起傳送到清榆縣。
閻知縣帶著諭旨來到麵館的時候,周圍食客、遊人、隔壁左右的掌櫃夥計圍了裡外三層。
最震驚的還是秀晴本人,在嚴主簿的指教下,擺了香案果燭恭恭敬敬接下了閻知縣手裡明黃的祥雲瑞鶴綾錦卷軸。
人還沒散盡,袁廂禮得了訊息趕到麵館,此時他已經從嚴主簿處得知了秀晴實乃張節姑母的真實身份。
袁老丈先教秀晴搭了貢案儲存好諭旨,又建議秀晴將聖上欽賜的字製成匾額傳家以示不負厚望。
一通收拾之後,才有工夫聊起張節的身世來。
“若你真是喪了夫的女子,我倒不好說什麼,畢竟是冠了夫家的姓的。”
說著話鋒一轉道。
“可你如今還是未嫁之身,今日鬧得這般大,想必過不了多久便會有人知曉。你可有什麼打算?”
秀晴也不清楚袁老丈究竟想問她什麼,只低下頭從心說道,“只怕張節會怪我...”
袁廂禮尋了個椅子坐下,張大娘已給二人奉了茶。
“張節如今也大了,是是非非你總不好越俎代庖給他兜一輩子。”
說著望了眼秀晴。
“他好歹也是考上了案首的人,你該對他有些信心才是。”
“況且...”老頭子語氣頓了頓,“還有袁甫在他身邊,總不會叫他想不開的。”
老頭子捋了捋鬍鬚,眯起眼想象著袁甫知道了這回事後是個什麼表情。
秀晴聽了袁老丈一番話,稍微好受一些。
“那婚嫁之事呢?”袁廂禮乾脆擺明了問道。
“這...”秀晴蹙起眉頭,有點為難。
“你今日受了朝廷的褒獎,加之你尚未嫁人。我敢篤定,日後上門求親的人定少不了。”
袁老丈打趣地看著秀晴,端起茶盞來抿了一口。
“你若一時不想嫁人不若以後就託庇在我府上,怎麼樣?”
袁老丈半是認真半是試探地問道。
秀晴今日受的震驚極大,此時腦子已經跟漿糊似的,只好道。
“老丈,容我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