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義孫女(第2/2頁)
章節報錯
秀晴也正為這事頭疼,原想著是將這四色醬當個搭頭賣的,可現在四色醬的生意隱隱有比麵條的生意還要好的趨勢,鋪子裡吃麵的買醬的攪成一團,每日都有些口角發生。
聽了老丈的建議,秀晴自然知道是好事。可自己只是出個醬就佔了一半股,有些不安心。
老丈勸她,像他們這樣的人家,鋪子和人手多的是,獨獨就缺少賺錢的買賣。秀晴不肯賣與自家,遲早是要賣給別家。難道這兩年處下來的情分還比不過別家不成?
秀晴想想,最近不少人來打探她家四色醬賣不賣,想是已經有了大商家看中了自家的手藝。秀晴勢單力薄,真有人想強買她也沒辦法,倒不如現在賣給袁家,讓他們拿了去經營去。
好歹袁老丈也是自己的貴人,就算老丈壓了低價自己也認,更何況還讓自己入了一半股。
秀晴這邊應下老丈說的,那頭袁廂禮幹勁十足,簡直像年輕了十歲。院子裡招來揮去幾撥人,將鋪子和人手的事安排妥當,和秀晴商量著年後開張。
秀晴也沒閒著,和牛嬸子二人回了雙河村。在院子裡又蓋了一遛新房,和原來的兩間房合攏,成了一整排坐北朝南的白牆灰頂大瓦房。
原來留下的那間土坯屋子給推了個乾淨,進門就是亮亮堂堂的大院子。
牛嬸子又給找來了一對年輕夫妻,和秦家兩口子一起負責制醬。
袁老丈給找的鋪子就在前門街,離秀晴的麵館就隔了兩間鋪子。秀晴這才知道,袁府的鋪子多的是是怎麼個多法,前門街裡幾乎一大半的鋪面都隸屬於袁家,是祖上幾代人積累的家業。
新鋪面與麵館大小差不多,裡面一應佈置都是秀晴和劉安定下來的。
招牌秀晴與袁老丈想了許久,就叫四色醬。為了表明出處,在招牌右下方篆了個印,豎立的橢圓框裡,用隸書刻了兩個古樸的大字。上書袁,下書張。
一整個冬天,秀晴都在和袁老丈那邊籌備新鋪子的事宜,只等著過了年便能正式開張。
袁府。
祖孫二人並未進京過年,京城中人也未回鄉,除了書信年禮往來,與往常並無二致。
二人吃著年夜飯,聊著新鋪子的事。
雖然這事是袁廂禮主持的,但袁甫一直在背後出主意,曹林時時都在關注鋪子的動向,因此說起來袁甫細節也是清楚得很。
袁廂禮放下筷子,這會兒想說的並不是鋪子裡的事,為此他已經琢磨了有一段日子。
“我想收秀晴為義孫女。”
袁老丈一開始只是想照拂一下秀晴但不確定怎麼做,自從最近和秀晴開起鋪子後,這個想法便越來越明確。
從她還是支麵攤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姑娘看著乾淨溫婉,手藝還很好。
後來慢慢相熟起來,自己給她看辣椒時她笑起來的眉眼真是跟貞娘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一樣。從那時起,每每看到秀晴就覺得老懷甚慰。
直到這次,孫子把京中的來信給自己看,說起府中的庶務,建議和秀晴一起開個新鋪子。老丈二話沒說接過了手,慢慢有了收秀晴做“義孫女”的想法,一來方便和秀晴走動,二來兩家合作也更名正言順。
袁甫嚇了一跳。
“義孫女”那不就是他義妹?
哥哥和妹妹…那不是袁甫能接受的關係。
“祖父想認她做義孫女,孫兒覺得不合適。”
“為什麼?”
袁廂禮沒想到袁甫會反對,秀晴的兒子很受袁甫看重,他應該贊成的才是。
袁甫面上不動聲色,手指在桌下不斷搓弄衣襬思考對策。哥哥娶妹妹,說出去多難聽。
“爹那您還沒打過招呼吧,怕是要反對。依我看,收義孫女這事不多見,坊間議論多了反倒不好。不如叫我認張節做義子,反正他是我的學生,說一句得我看重,旁人一句多的話也沒有。”
少見袁甫這麼多話,雖然句句在理,可還是透著反常。
“你不喜秀晴做你義妹?”
“祖父想想我說的吧,若是同意我便擇個日子把事辦了。”
又來,三棍子打不出個悶屁,自己的孫子自己知道,他不說那誰也問不出,只好按下心思考慮袁甫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