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吃的那一大塊肉,雖然吃下去有肉的口感和肉汁的味道。

如果不仔細吃的話可能還發現不了,但那的確不是肉。

這招騙騙普通人可能還行,夏葵好歹也是吃中行家,而且本身就是一位大廚,怎麼可能被這麼矇騙過去呢。

於是她舔了舔紅潤的嘴唇,重新看向那塊肉,笑著說道:“姜雲老師,這不是肉,而是仿葷菜對吧。”

“對,你嘴巴倒是挺刁,不過既然看出了這是仿葷菜,那麼不妨再猜猜看到底用的是什麼做的?”

伸手拍了拍夏葵的腦袋後,姜雲笑著退後了半步,讓她仔細看看盤子裡這塊“金剛火方”。

沒錯,這道看起來非常油膩的大肉菜名叫“金剛火方”,實際用的並不是大塊的正方形五花肉,而是非常健康且低熱量的素食材料。

這道菜一共有三種主料,分別對應的是皮、肥肉和瘦肉。

入口即化的肥肉部分是以冬瓜瓤做肉,在冬瓜裡嵌入大豆粉進行清蒸,使其呈現出肥肉的粘稠口感。

如果無法想象冬瓜肉是什麼口感的話,就想想國內以前常見的“冬瓜糖”吧。

經過一定處理後,冬瓜本就與肥肉很像,先蒸後炸後更是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級別。

至於下面看起來一絲一絲的瘦肉部分,則是用猴頭菇混合素火腿,即用豆乾製成的人造肉來一同加工而成的素肉。

處理好的猴頭菇吃到嘴裡跟燉爛了的瘦肉口感非常相似,加入素火腿以及淋上了燉肉的紅燒口醬汁兒後更是一絕,吃起來真有幾分以假亂真的架勢。

不過夏葵這邊一邊吃一邊想,肥肉和瘦肉的部分她都吃出來了,可是最上面那層皮卻怎麼都吃不出來是啥做的。

這火方的皮吃起來非常粘稠,有股子肉香味,膠原蛋白的感覺很強。

是用了素肉蛋白嗎?不對,素肉蛋白不可能呈現出這種口感,肯定姜雲老師還加了什麼。

正當夏葵苦苦思索的時候,一旁的姜雲卻忍不住一下子笑了出來。

“姜雲老師,我雖然沒猜出來,你也不用這樣笑我吧?”

“不是,其實你猜不出來才是正常的,因為那塊皮用的就是貨真價實的燉豬皮。”

哎?哎哎哎哎哎哎!

聽到姜雲自己解開了秘密後,夏葵當場愣住了。

開玩笑,你這仿葷菜也太不地道了吧?

這麼一大塊類似紅燒五花肉的“金剛火方”,肥肉和瘦肉都不是肉,可是最上頭的那層豬皮還真就是豬皮啊?

頓時,夏葵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撇嘴道:“姜雲老師,你這算什麼素菜仿葷?這不是糊弄人嗎?”

“是糊弄人沒錯,但我也沒說要做純素菜吧,咱這又不是素齋,為啥要做純素呢?”

“這個......好像是這麼回事啊。”

眼見夏葵終於回過了神來,姜雲也便笑著將自己的做菜新思路對其講了一遍。

說起這道“金剛火方”還有一些其他姜雲做出來的“仿葷菜”,其實是從一間他待過的全國聞名的素菜館裡頭學來的。

最開始的素菜,來源於寺廟裡頭的“齋菜”,但今天的“素菜”跟“齋菜”卻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齋菜”是專指在寺院內由寺內人員烹製的食品,除了不能吃肉之外,包括五葷,即韭、蔥、薤、蒜、興渠這五種氣味比較大的植物也不能吃。

而“素菜”,指的是面向大眾的一種素食菜品,素菜就不用避免五葷,比如蔥姜韭菜啥的都是可以吃的。

說起來,其實比起吃素,姜雲更加喜歡吃肉。

因為肉類的味道比較濃郁,素菜在他眼中更傾向於一種配菜或者輔料什麼的。

但有一次在那間素菜館裡吃過了其拿手的“仿葷菜”後,卻是意外幫姜雲開啟了一扇味覺的新大門。

那裡的廚師們擅長素菜素燒,以素仿葷,形態逼真,鮮美可口,可以說將烹飪提升到了藝術品的高度。

冬瓜和猴頭菇做成肥瘦相間的“金剛火方”,不但外形以假亂真,吃起來還真有肉的味道和口感。

用白靈菇改刀拍粉軟炸出來,拼成魚形狀的“松鼠鱖魚”,配上酸甜汁吃感覺比真的魚肉還美味。

把香菇拿剪子絞成長條形,再經過幾番工序炒制的“香油脆鱔”,不仔細吃還真容易把人給矇住了。

最讓姜雲印象深刻的還是用彈性十足的大豆蛋白肉做成的“烤羊肉串”,濃郁孜然香味配合非常像真肉的口感,簡直絕了。

當然,所有的仿葷菜不可能完全跟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