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誅心的話,像允兒這樣起點很高,但是演戲成績一路下滑的人氣top,會不會有人不服氣呢?

大家都是少時,憑什麼你就一定是公司力捧的女主角?

如果SM這麼區別對待,那我自己尋找其他機會難道不行嗎?

畢竟韓國市場就那麼大,少時也的確很紅,可是一下子五個人都要演戲,而且還不能是跑龍套的,至少也是個女二之類的角色,這讓SM如何去把握?

這裡面如果有人表現比允兒還好,那以後公司的資源投入要不要變化?

比如侑莉今年的《時尚王》表現就很好,是不是值得力捧一下呢?

這裡面的利益協調就很微妙了。如果處理不好,會對組合團結帶來很大的傷害,基本上偶像組合非正常解體都是源於利益問題。

而徐賢的這件事就是典型的成員和公司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

公司覺得徐賢適合團體活動,不適合現在去演戲,就直接推掉了一部有可能改變她演藝事業的電影。

而徐賢本人並不知情。

這就很嚴重了。

如果裴秀智不紅也就算了,可現在全韓國都知道這部電影的效果如何。讓徐賢心裡怎麼能沒有想法?

或許她現在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但矛盾也會沉積下來。

就像徐賢自己說的。

“你怎麼知道我就不會像裴秀智那樣走紅呢?”

她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乖乖聽話的小姑娘了。

大家都長大了,徐賢也不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公司還像以前那樣大包大攬就會引發這種矛盾。

畢竟,只有小孩子才會乖乖聽家長的話。

成年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沒人喜歡被管著。

不只是少時。

所有的偶像團體到了這個階段都會出現這種問題。除了是利益分配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是人性。

所以,商業偶像組合難免分崩離析的結局。

而少時,終於也走到這個階段了。

……

……

當然,現在少時的發展勢頭依舊強勁,大家的團隊精神也沒什麼問題。徐賢的抱怨更多的是對自己不知情的不滿,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苗頭而已,並不會動搖整個組合的大局。

所以易浩彥也只是點到為止,不再多言。

這些姐姐或許讀書不多,但是一個個都是殘酷競爭中搏殺出來的人精。

她們聽得懂,也知道應該怎麼做。

至於徐賢。

這件事只會讓她更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