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夠了。

少時的這些人都聽得懂。

徐賢的事情在易浩彥看來只是一個小問題,無非是公司選擇行程的時候沒有尊重藝人本身的意見。

加上裴秀智因為這個《建築學概論》的角色一炮而紅,成了“國民初戀”,才讓這個機會顯得特別的珍貴和重要,所以才會讓徐賢耿耿於懷。

實際上,這種事在以前根本就不是個事。

SM的藝人,什麼時候擁有過自己行程的決定權呢?

少時剛出道的時候,能出演什麼,不能出演什麼,都是公司說了算,不只是少時,其他偶像團體也是這樣,特別是SM的組合,公司對藝人的掌控力是非常強的。

即便少時如今也不是剛出道的新人了。成員們也不再是那個什麼都言聽計從的乖乖女,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決定權依舊在公司手裡,只是有時候會和成員們商量一下罷了。更多的時候就直接安排了,因為這本來就是經紀公司的本職工作。

徐賢這一次的問題。

其內在邏輯,是偶像和經紀公司的主導地位問題。

基本上,韓國偶像都是處於被支配地位的打工人,經紀公司則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和主導權。

尤其是在偶像出道初期。

而當偶像達到生涯巔峰,或者已經進入職業生涯尾聲的時候,經紀公司會酌情讓渡部分權利,給予偶像一些自主選擇權利。

少時如今就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這不是什麼壞事。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組合到了這個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一方面,出道的時候,需要以組合利益為重,因為只有組合紅了,大家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所以為了組合的長遠利益,平衡人氣犧牲個人利益是最優選擇,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能夠達成一致。

但是組合紅了之後就不一樣了。

這時候,無論是對公司還是成員們來說,都是分開活動更能賺錢。公司也會主動去推成員的個人行程。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整個2012年,少時在維持大隊韓國和日本活動的情況下,全面展開了個人活動的發展。

泰妍、Tiffany和徐賢組成了TTS小分隊繼續舞臺活動,權侑莉、崔秀英、Jessica、林允兒也都挑戰了演技,Sunny和金孝淵也參加了《青春不敗2》的錄製。

按照這種趨勢,以後少時會在維持大隊活動的同時,繼續大力發展成員們的個人行程。

這個階段,個人行程會成為主流,而大隊行程會相應減少,只要能維持住組合的存在和熱度就可以了。

這是偶像組合成名之後基於利益最大化的最優解。

但這樣同樣會帶來一個問題。

利益協調和分配。

成員和成員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成員和公司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

成員和成員之間是利益協調的問題。

之前為了組合整體發展,公司會安排人氣高的成員適當犧牲個人發展,維持整個組合的人氣平衡,以求得組合長遠利益最大化。

如今組合已經紅了,這種犧牲也變得越來越不必要,這時候大家都要發展自己的個人行程,除了自己找資源之外,公司的資源分配就是一個問題。

比如:權侑莉、崔秀英、Jessica、林允兒加上徐賢,這五個人似乎都想演戲,那SM的影視資源該怎麼分配?

給誰不給誰,這就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以前做偶像的時候有人紅有人不紅,可做演員和偶像不一樣,我不一定比你差啊!為什麼電視劇的資源給你不給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