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西方的情人節。

對於這種和自己的傳統文化沒有絲毫關係,又很商業化的所謂外來“節日”,易浩彥一向不感冒。

可現在有了女朋友就由不得他。

所以說,獨善其身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人類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生活在社會組織裡,總是被各種各樣的關係牽絆著,沒有人能脫離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絡。

即使是現在的易浩彥也不行。

不管對節日怎麼看,作為正式交往接近一年的戀人,易浩彥和權恩菲過年期間一直沒能見面。

他想她。

初戀的味道就像一個剛剛染上些許紅暈的青蘋果,酸甜多汁,清脆爽口,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年輕生命的甘甜。

雖然不一定糖分十足,但卻擁有讓人咬過一口就忘不了的特別味道。

戀愛某種程度上有種類似毒品般的成癮性,陷入其中的人們在荷爾蒙和激素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美好的感覺和憧憬,這種特殊的幻覺會讓戀人們忍不住想要更多。

就像嗜酒之徒嘗過美酒以後就無法自拔,只能一直喝下去,直到把自己徹底灌醉。

長時間無法見面對剛剛嘗過這種滋味的兩個人來說是一種折磨。

這種渴望,和盼著小姐姐回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對易浩彥來說,裴珠泫就像水和氧氣,平時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都意識不到她的重要。

只有在她離開以後,才漸漸發覺小姐姐的不可或缺。

而權恩菲則像甜甜的果酒,一旦嘗過以後就再也忘不掉那美妙的滋味,每一天都希望能見面。

現在,終於有機會了。

和西方傳統節日不同,在韓國,2月14日是女孩向男孩表達愛意的日子。

這一天,韓國女孩通常會向自己心儀的男孩贈送禮物,這種禮物一般都是親手製作的巧克力。

權恩菲早早就在籌劃這一天的約會安排。

女孩一直覺得在兩個人的戀愛裡自己有必要在這方面做的多一點,畢竟易浩彥是外國人,來韓國的時間也不長。

這種約會安排的事,權恩菲覺得自己作為本地人做起來更合適。

這是兩人交往以後的第一個情人節,她想親手給易浩彥做他愛吃的巧克力,也想和他一起見面過情人節。

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方面,親手製作巧克力需要材料和場所,不可能在家裡做這些,一定會被媽媽注意到。

這麼敏感的時間點做這樣明顯的行為,自己偷偷戀愛的事情就瞞不住了。

可是,除了家裡還有哪裡能做巧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