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捲開始結構很清晰了。

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首爾藝術高中。

後面四年故事的主要場景也是學校,查查這幾年,還有後幾年這裡畢業的偶像就知道有哪些偶像會出現在書裡。

這是一開始的主線設定。

用補習的方式讓人物自然出場也是一開始就考慮好的設定,這種同學和學校前後輩的關係設定還會體現在以後的事業線裡。

畢竟首爾藝高畢業的女偶像很多。

不過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四年的高中生活寫的不重複。(本來韓國高中也是三年的,後來有些時間線和劇情的需要,不得不改成四年,算是我的一個失誤,不過主線已經搭好了,就不改了╮(╯_╰)╭)

這裡已經有了一些具體安排和設定,且等我慢慢寫出來。

進入學校也意味著易的病情開始好轉,可以有限度的參與社會活動,但是具體行為上仍然會有影響。

主要表現在孤僻不合群上。

這也是符合人物心理狀態的具體表現。

但已經比第一卷好多了。

不過在這幾年裡主角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事業線。

一方面是病情原因,年紀太小。

一方面是鋪開事業的理由和方向不明確。

所以這幾年會著重鋪墊人物未來成長的理由和方向。

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

至於事業線,可以用配角的事業線帶動主角參與,一樣會很精彩。running&nan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

愛情線上,權和易的真實情侶關係是這一卷的一個重點。

第一卷埋的伏筆在這一卷開頭就給了答案。

那段教室見面的情節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在第一卷裡也有過鋪墊,當時具體的文字表達經過了多次修改,基本上能傳達當時人物的狀態。

再看一遍感覺還是很好,自誇一下。

寫這些場景的時候,腦子裡會有畫面,經常會反覆體驗整個情節和人物的具體感受,就像電影回放一樣。

最後透過合適的文字描述出來。

感覺還是受限於文字,希望透過學習其他作者的文字,提高表達能力。

應該還能寫的更好。

第二卷也明確了易的愛情觀,這種觀念基本上就為他後續的行為提供了內在的約束和指導。

所以有些事情在這個階段是不可能發生了,這有悖於易的觀念。

而且這個愛情觀在後續的情節裡也會出現。

愛情不是唯一的。

約束來自內心的道德和外在的法律。

如果人格重構,行為準則也會變化,後續的情節會反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