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懷疑(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麼突然跑來,然後跟著我們一起辦事……”事情結束,俞英健才半開玩笑地調侃,“哨砸*,你是終於想通了,準備找時間跟我探討探討到底什麼時候才棄明投暗,來我這一起混日子?”
雖然瞟了慣常口花花的俞英健一眼,但陷入沉思的邵梓並沒有立刻吱聲。
邵梓是刑偵第三支隊支隊長梁安的副手,卻與老朋友二支隊長俞英健私人關係更近更好,這算是昱州市局裡隨便哪個食堂阿姨單從誰給誰帶飯都能推理出的情況。
事實上從新人入職、被宋荊這個師父單對單“領進門”過後,邵梓也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同樣資歷尚淺的俞英健搭檔辦案,最終呈現出的合作效果也頗為不錯。
按常理,同樣作為副職,有這樣的長久且堅固人際關係顯然更利於帶領整個支隊的合作,比起三支隊這種精銳但到底人數寥寥的隊伍,二支隊似乎也更適合展露拳腳。
只是落實到執行,現實卻沒有想象中“填個表搬個辦公地點就完事”那樣簡單。先不提俞英健本身是從一支隊調任到二支隊再一路高升的那個人,二支隊也不止是他一人的支隊,有的是能夠勝任副職的老人,連看似踏實的邵梓也有他不一般的職場經歷,任何一直以來自以為熟識他的人得知真相時都會對其中波折大跌眼鏡。
說起來,邵梓還真不是完全沒想過“跳槽”。
畢竟梁安不是個好人,他自己也並不是什麼受虐狂。梁安對其他隊員來說或許算是個張弛有度、除了太謎語人沒什麼缺點的“優質老大”,但對需要替人擦屁股、給整個支隊兜底的優質副手而言,可以算是麻煩製造的始作俑者、惡魔來了都得給他上柱香。
但也確實是邵梓自己在宋荊案過後不久,因為特殊的原因自請轉入了三支隊,隨後王海辭職、梁安上位,在一眾三支隊年輕人中恰巧資歷最深的他也就成了那個副隊。
自找麻煩的箇中原因很多,涉及的情況過於繁瑣,邵梓著實不想回憶太多,只會在感慨時偶爾找基友訴苦吐槽,然後繼續恪盡職守、無奈又堅挺地往下熬。
至於現在。
顯然不是這種情況。
邵梓衡量片刻,還是這樣回答。
“……我只是有些好奇,你們為什麼忽然又要來調查丁為的家屬。”
俞英健樂了,“這話說的,跟你之前不是故意找上的的門,而是從旁邊一般路過就被我們生拉硬拽過來義務打工、剛巧覺得也有些奇怪才半推半就跟過來的一樣。”
他說完就琢磨,還嘟囔了兩句,“我咋覺得這情況耳熟。你們才是這麼坑人的吧?等下,啥時候把我們隊小傅還回來?他被你們隊那倆人拐去有些天了吧……”
能夠把自己帶的徒弟被人“拐走”的期限忘的精光,只能說俞英健不愧是俞英健,這種事斷然不可能在邵梓身上發生。能想起來進行草率的追究還是因為找機會損人——只能說這位同樣是支隊一把手的傢伙,非要歸類倒也不算逆來順受。
話雖如此,俞英健卻沒有實實在在的找去深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界限感,明確自己打工仔地位、恰恰不那麼喜歡招惹麻煩的俞英健在這件事上顯然是個中翹楚。
丁為一家住在城市的邊緣,位於一棟七層小樓的二樓,距離丁為的女兒所在初中騎單車只有十來分鐘的路程,也勉強能算小半個學區房。
俞英健邵梓一行人現在所處的是商住兩用的小樓正面,是一層連排的店門所在的地方,而居民樓的入口則在樓棟的後方,只需要走到樓與樓之間的路口拐個彎就可以進門上樓。
他們剛剛拜訪的丁為家所在的位置是二樓的最邊緣,正好處於上樓後樓梯口進去的第一家,也就意味著過了路口拐角上一層樓立刻就能進家門口,算得上是一個出入方便上極佳的位置。
據說,在丁為家的正下方,一樓邊緣的店門本就是兩口子創業時租下的鋪面。
樓上居家下樓開店、工作生活兩不誤的初始想法很好,只可惜生意沒那麼好做、經營實在不暢,現在也早已轉租給了別人,從便利店改成了髮廊,只有三色的彩燈在門口搖搖晃晃。
目光掃過這片煥然一新的小店,邵梓沒看到什麼丁為奮鬥時留下的痕跡——這也是當然,畢竟哪怕同處一個店面位置,髮廊和便利店的差異像發泥和豬油一樣,雖然乍然相仿、實質涇渭分明。
不經意間摩挲著自己的拇指,邵梓企圖揣測那位僅僅在證件照和同事,從中獲取一些有用的資訊,終究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