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揭露(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外,就是那位魏家宅邸的保安所聽到的年輕女孩請求開門的聲音。”梁安笑道,“雖然沒有存檔,但連那位保安都能第一時間在聽到於小姐唱的歌的唸白部分的聲音以後立刻有所辨別,也證明這位模仿者實力也很不尋常。”
於宣儀的聲音很有特色,這也是她作為業餘網路歌手能夠比較出名的原因之一。但要模仿這種特殊,毫無疑問的也需要技巧。
“記得在劇場案件中,我們得出的兇手揭露‘黎明作案’結論的推測嗎?”梁安指向自己桌上擺放著的各式資料。
“如果說第一起案件是兩起謀殺空間上撞在一起的結果;第二起案件是一起失敗同時又另有目的的單人作案;第三起案件,或許就是正常的一起成功的謀殺,和另有目的的單人作案在時間上的結合。”
只是後面兩者作出同樣事情的主角卻全不相同。
“簡單來說,為了破壞這個認定自己身份歸屬的人詳盡的計劃,黎明模仿了別人的手法,給自己的‘嫌疑人’創造了不在場證明。”
梁安把手指放在了桌上代表著魏擇廣屍檢報告的資料上,以示自己指的是這樣一個時間點發生的案件——或者說事件。
所有的事件。
“也就是說,黎明破了案,在我們之前弄清楚了殺害其他人的手法?”陸遙張大了嘴,“他總也不至於同步了在另一個案發現場的兇手的作案,按照他的作案手法臨時編出來怎麼把於宣儀困住吧?”
“即使這個人很厲害,也不可能在這麼幾十分鐘以內就把吳桂希的習慣模仿到這個地步。”於宣儀也贊同。
梁安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我如果是黎明,我不會在自己被人發現了形貌以後毫無察覺。我都不至於這麼遲鈍,你們覺得這麼多年基本沒有被抓到過任何把柄的黎明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嗎?”
那可是一個連“殺人滅口”都不需要,或者不屑於去做的殺手。無論警方內部覺得他有多麼難纏,都無法否認這一確鑿的事實。
若不是不殺無辜的特性,黎明也不至於在這個法制社會上反而容易受人追捧。
“雖然他為了完成自己可以說是仁慈的目的,讓自己無一目擊證人的記錄被完全打破,但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關於他的另一個突破口。”梁安笑了笑,“我原本以為他應該不會想這位瞭解到他本人形貌的人供我們審訊,但看這個意思,他應該和那位兇手是相似的目的。”
“目的是什麼?”
問話的是於宣儀。現在兩位兇手看上去都和她有關,她自己也不難得出結論,但終究有一個資訊差在那裡擺著,她畢竟還不瞭解前一樁案件所有的結論。
“他要用自己透過對這位殺人犯本身身份的瞭解提前揭發兇手的身份。不僅給於小姐創造一個不在場證明,而且還要告訴我們所有的手段。”
梁安用手在聲紋對比資料上畫了個圈。
“就是你說的那多餘的兩次和聲音有關的作案手法?”邵梓用手撐著下巴,終於開口提問。
“沒錯。”梁安點了點頭,“其實我們享有和黎明相同的判斷起點,但我們少了一些他能夠親眼見證的當時事發的過程。但在他最後一次對於小姐的作為出現以後,他其實向我們揭露了這樣一個‘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