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後山,絕望的當朝天子趙淳將沾滿自己母后、嬪妃、兒女鮮血的劍丟在地上,來到一顆自離陽王朝建立起就種下的老歪脖子樹上,自縊而亡。

不想上吊的謀士元本溪,也只好無奈隨陛下一起自縊。

這位一手策劃了“京城白衣案”的離陽第二任皇上帝師,自知北涼王徐驍必然不會放過他,也許連一個痛快的死法都不會給他,與其擔驚受怕地等待徐驍來複仇,倒不如自掛東南枝了結。

至此,國祚綿延了兩百多年的趙家離陽王朝,走向了滅亡。

……

西楚儒聖曹長卿想要帶姜泥這位亡國公主回蜀地,統領那些亡國後居於蜀地的西楚遺民,將來登基為西楚女帝,完成他復國的宏願,卻被季青臨阻攔。

季青臨說道:“如今離陽王朝已滅,北涼一統中原,勢在必行,在下自然容不得曹先生帶姜泥去蜀地帶領西楚遺民復國,徒增內亂,否則,西楚與北涼相爭,引發天下大亂,中原內耗,給那虎視眈眈的北莽可乘之機,趁機入主中原,可糟糕得緊。”

曹長卿卻是執著的性子,非帶走姜泥不可。

一言不合,季青臨便與這位西楚的儒聖又打了一架。

最終,這一戰以太安城滿城狼藉進一步加深,西楚儒聖曹長卿憾負兩招收官,姜泥還是留在了北涼這邊。

……

北涼馬踏離陽滅趙氏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天涯海角。

遠在北涼的瞎子老許,在酒坊買酒糟時聽到這個訊息後,那一架需要拐杖才能行走的乾枯身體劇烈顫顫巍巍起來。

最後這位北涼賴活著的老卒竟是淚流滿面,嘴唇顫抖,他丟掉柺杖,跪於地上,用盡全身氣力,用光了三十年轉戰六國的豪氣,用光了十年苟延殘喘的精神,死死壓抑著一位老卒的激情哭腔,向著已改換了新天的太安城磕頭道:“錦州十八老字營之一,魚鼓營末等騎卒,許湧關,恭賀徐將軍!”

魚鼓營最後一人,老卒許湧關緩緩閉目。

徐將軍做到了,直娘賊的趙家都死絕了。

我老許得下去找老弟兄們喝酒去了,跟他們說一聲,三十萬北涼鐵騎的馬蹄聲,只會越來越讓敵人膽寒,小不去,弱不了。

……

滅掉趙家離陽王朝之後,北涼王徐驍自立為帝,本欲定國號為“涼”,但國號畢竟與諸侯封地名稱性質不同,這個“涼”字不太吉利,中原人自古以熱、以鬧為喜慶,“涼”字有不好的寓意,於是便改“涼”為與其諧音的“梁”,北涼終成大梁王朝,年號則被他定為“永和”,徐驍稱帝后,立季青臨為東宮太子,自此季青臨的真實身份也算是昭告天下了,兩個月後,徐驍便告病禪讓了皇位,讓季青臨稱帝,自己則做大梁王朝的太上皇。

季青臨繼位後,改年號為“瑞慶”,並將大梁王朝的都城由太安城遷到涼州,涼州之“涼”,改為了“梁”,自也圖個吉祥喜慶,涼州成了梁州,自此,當朝天子所在的都城,由南方遷到了北方,與北莽相距極近,民間評價這一位帝王“武德豐沛,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

——

PS:感謝書友“舒盛”、“正兒八經的扯蛋”的1張月票!

今天9號,上推薦了,爆更一下,保底五更。

另外感謝一下責編田七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