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始時,混沌未開,自生其水,歷經萬萬年,有道流轉,分水上下,上者為天,下者為地,是謂陰陽。 [space]

陰陽演化萬物,指天陳日月星辰,可作分晝夜、定時節、辨氣運,光照大地。指地設植獸禽,指海為魚蝦鱉,等等類,各斯其職,各重其事。 [space]

不同於萬物者,有兩樹,不知其所來,一叫智慧,一叫生命,兩樹之根相互蟠結,混成一物,其物不類陰陽,似在陰陽以先,結成一石,名曰混靈石,立於兩樹之間。 [space]

而受道所眷顧者名為萬物之長,取名作人。 [space]

那時,萬物都遵從本性,群獸吃草,人食果蔬,虎與狼不相競,獅與豹不相食,一片祥和。 [space]

斗轉星移,人的靈智越盛,有了高低、長短、是非、愛恨、諸多比較,慾望越甚,而開始了兇殺、狡詐、淫 亂、撒謊諸多罪孽。 [space]

枉死的冤魂,多不勝數。不甘的、心有留戀於世的、滿心遺憾的、悔恨懊惱的殘魂,不勝列舉。因緣際會之處,化為厲鬼、精怪,或寄魂於死物,成山鞘、妖邪之流。或附人身,言語怪誕,舉止邪癖等事。 [space]

人在罪孽中持續做惡,一代過去,一代又來,週而復始,延續了幾千年之久,知識不斷增長,而靈性不斷衰弱、退轉,隱而不現,喪失了洞悉天地之秘的能力,墮落於不可名狀的痛苦之中。乾坤顛倒,陰盛陽衰。 [space]

其中,不乏有先天根性敏銳賢者,體人間疾苦,察世間百態,不忍陰盛陽弱,邪長道衰,因此舍了紅塵,隱居山林之中,以天地萬物為師,只為參透事事,逐步喚醒自身沉睡已久能力,修成正果,期待羽化登仙而去。 [space]

這一類人,他們的名字叫做——出家人。 [space]

自人沉淪後,兩樹消失,再不見蹤影,獨留混靈石於人間一隅,那處雲霧繚繞,紫氣東昇,不知經多少年,靈石靈智初開,便見幾只雲雀空中戲鬧,嘰嘰喳喳的,好不悅耳。 [space]

周邊更是植蘚花簇盤繞,青紅錦繡,根底一朵蘭花低垂,似不像凡物,花蕾間有瑩瑩玉氣,受日月精華滋養。 [space]

對面山崖,瀑布懸掛於天,穿雲而下,條條匹練傾洩,如地上九天之梯,又如魚蛇化神龍之門。 [space]

混靈石忽聞有歌聲傳來,不覺間聞聲而泣。 [space]

其歌曰: [space]

“世人庸庸碌碌,迷迷茫茫,守著金礦,不懂考量。這個撿了芝麻,咧開嘴笑,不知是丟了西瓜。那個抱著家花,想著野花,卻道野花更香。世人都說知足好,卻是紅塵忘不了,忘不了,到死都在苦煩惱,……” [space]

“頑石,你在哭甚?” [space]

白髮老樵人、老和尚及青絲老道人路經此地,聽聞石中悲慼,歇了歌聲。 [space]

“我也不知在哭什麼,聽聞老丈歌聲,不自覺悲從心起。” [space]

混靈石回道。 [space]

“你這頑石,天生天養,本不在三界中,已出了五行外,卻還是個根性通透懂憐憫之靈。” [space]

白髮老樵人點了點頭,欣慰道。 [space]

“老丈,剛聽你所唱人間,卻是疾苦,可有解決的辦法?” [space]

混靈石問道。 [space]

“古來聖賢傳道授業,盡釋了其中諸苦,世人聽了,卻不明白,明白了,卻又做不到,無端的自尋煩惱,自尋煩惱。” [space]

白髮老樵人搖了搖頭,惋惜哀嘆。 [space]

“不懂因果,不問因緣,不法真我,須知已做的就是今受的,要做的就是將要受的,世人愚痴,只管生前哪管身後。及到被孽障給捉住了,且道世間萬人,縱使鬼怪莫測,何苦我為先哉,卻不知,萬人有萬人的苦果,萬人有萬人的孽障。” [space]

老和尚低眉順目,也正暗自嘆息。 [space]

頑石懵懂,不解其意,只知脫苦既有法可尋,有藥可醫,怎地世人逃不開累累苦楚,心中便更好起奇來,想嘗一嘗那人間滋味,便懇請道:“願高人帶我下山,助我為人,且讓我試一試那脫苦得樂之法,度一度那無知困頓之人。” [space]

“頑石,你可知千載歲月變遷,已由人累世孽緣,道消魔長,陰盛陽衰,化外二重天已被天魔侵佔,其魔子魔孫或化而為人,或隱而不現在暗中窺視可侵吞之人,於人間無所不在,你若入得人間,便脫去了仙體,穿上了菴濽肉身,消磨了記憶,肉眼凡胎難辨真假,若有朝一日,入了迷惑,棄了正念,融於魔道,便永生永世不得迴轉,有受不盡的悲涼悽苦,你可會後悔?” [space]

白髮老樵人言語鄭重。 [space]

“惟願一試。”混靈石回道。 [space]

“阿彌陀佛。”老和尚眉眼低垂,雙手合十,低唸佛語。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