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死迴圈(第2/2頁)
章節報錯
實際上,楊逸發現,真正拿低階配給的人,很少抱怨這些事,反而是基地裡不少那中級配給乃至高階配給的管理人員,喜歡拿配給等級這事展現自己廉價的同情心。
因為,拿低階配給的人都很清楚,他們離開基地,很快就會被變異怪物吃掉,或者被肆無忌憚的暴徒虐待致死——有很多幸存者曾經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這樣悽慘死去。
只有楊逸基地一個地方,願意收留這些“無用”的人。
何況,楊逸基地的規則很簡單,想要更多配給,努力工作或英勇戰鬥,就可以提升配給等級,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洗衣做飯,還想拿到跟拼死作戰的戰士一樣的配給,這本身也不合理。
或者說,老弱婦孺能夠不出城去執行最重最危險的任務,本身就是相當程度的照顧了。
物資分配方面,女性和孩子得到的唯一特殊補給,是女人每個月可以額外獲得一卷寶貴的衛生紙,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得到一點額外的奶粉。
這當然是不夠的,白鳥彙報說,基地裡的女性不得不用棉布自己製作可重複使用的衛生巾,問題是這種東西又需要消耗額外的淡水和洗滌劑、消毒劑。
這是一個死迴圈,然而楊逸對此束手無策,除非他有能力恢復衛生用品生產——他當然沒有這個能力。
因此,基地裡逐漸產生了另外一個聲音:既然物資不夠豐沛,那不如減少人口,或者,至少不要再增加人口了。
這種想法在那些全家都已經進入基地,獲得了基地庇護的人當中非常流行。
而基地部分管理人員——比如阿龍,想法也差不多,只不過他只是希望不再增加“無用”的平民,強力的異能者和高顏值的美女,他還是來者不拒的。
楊逸當然不可能接受這種思想,他甚至還覺得自己人手不夠用,這個時候,王瑜、室町和文珺等人發揮了作用,他們或透過規則強制,或透過悉心引導,總算是沒讓這種想法成為主流。
但他們無力完全消滅這種想法,因為楊逸無力解決物資匱乏的致命症狀。
楊逸不是沒想過在自己的基地裡努力發展生產,然而他發現自己需要的物資清單非常長,而生產這些物資所需要的環節更是長的離譜,而且中間有一個環節斷裂,他就不可能得到產品。
另外,要生產那麼多東西,勞動力缺口又變大了。如果找來勞動力,為這些勞動力提供起碼物資保障的生產力缺口又擴大了……
致命的死迴圈。
因此,楊逸不得不請求國內支援一批物資,國內答應了這一請求,這緩解了基地內的供應問題。
但是,楊逸知道,這種國內單純的付出也是無法長久的——國內的確能生產所有物資,但國內缺乏能源和原材料。
而且大戰即將到來,國內很快也會出現物資匱乏症狀。
只靠國內單方面付出而無法給予足夠的回饋,這種情況不能永遠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