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優勢條件實在太多了。

全世界,只有受損最小的華夏還在拼命動員,儲備物資,準備更大規模的戰鬥。

啊哦,也不是,至少在扶桑,還有一小捏扶桑人在楊逸的帶領下努力備戰。

楊逸並未擴張自己的控制地區面積,而是拼命想辦法增加基地內的倖存者人口,並且加強基地防禦。

人口方面,楊逸吸收所有幸存者——只要是人類就可以了,楊逸並不在乎你是不是強壯的男人,是不是漂亮的美女,哪怕老人和孩子,他也來者不拒。

基地裡有太多工作需要乾了:照顧病號、傷員,耕種基地內小塊土地,燒水洗衣做飯等等等等……

這些雜活,都需要人手來幹。甚至那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孩子,也可以拿著小哨子在基地邊牆上巡邏。

強壯的男人還有部分女戰士負責組成主戰部隊,每天開著車出去清掃附近的喪屍和變異生物,這個工作非常重要,異魔大軍即將出現,而且它們出現的時候一定會吸納大量本地變異生物。

阿龍帶領機械組的人繼續改裝更多汽車,這方面瑞克也能幫幫忙,楊逸希望自己的主戰部隊儘可能機械化。

物資收集方面,楊逸自然也不會放過那些超市,有什麼就運回什麼來,但同時,他還注意收集那些廢棄車輛裡的汽油,拆回可用的發動機。

與那些只看中食物和武器的小倖存者團隊不同,楊逸對燃料的重視程度超過武器——他的基地裡有不少獨立的發電機組,大部分是用汽車發動機改造而來的,也有大混亂前生產的專業發電機。

這些發電機全功率執行,足以保障基地供電。但這些發電機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需要油料。

楊逸沒有合適的油料供應來源,他現在只能透過搜刮廢棄的加油站和汽車油箱來增加一點油料儲備,然後就是吃米軍儲存的老本。

現在還好,楊逸估計自己有可供使用1年的航空煤油和4個月的汽油儲備,潤滑油也還算夠用,但柴油只剩半個月儲備了,而且這些油料補充越來越困難,消耗量卻越來越大。

對楊逸基地來說,機動車輛、發電以及製作武器(比如莫洛托夫雞尾酒)是三大油料消耗大戶,而且是省不得的消耗大戶。

其他方面還有生活消耗(比如做飯、燒水),雖然可以節省,但也必須得有。

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楊逸不得不向國內請求援助——他不是想要國內同樣捉襟見肘的油料資源,而是希望國內能夠提供技術支援,在他的基地內建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系統,有這些可以有效緩解基地內的燃料消耗。

國內同意了這個要求,還直接派遣一架伊爾76運輸機給楊逸運來了相關技術人員和裝置。

於是,楊逸基地大部分建築物以及所有路燈上面都架起了太陽能板。

這些東西不能代替油料,但至少基地裡人們的洗漱、冬天取暖以及燒水做飯,還有路燈(路燈對夜間防禦非常重要,能有效避免一些異魔滲透到基地中)都可以避免消耗寶貴的油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