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血戰函谷關 {1}(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沒用,擋箭車依然護佑著身後的蛤蟆車以極一萬填壕工事兵向壕溝挺進。同時,王竹還發現,有五十幾輛發石機和百輛戰車攜帶的一弩百矢的弩炮,也夾雜在填壕車內,來到壕溝的邊緣!
這種弩炮戰車,可以一次性發射上百隻勁箭。每一隻箭矢,大小都和長矛差不多,如果近距離發射,威力強大到可以穿透不十分堅固的城牆。假如集中幾百輛弩炮轟炸,其結果必定是房倒屋塌,毀天滅地。弩炮的機動性很強,配合戰車使用,不但可以攻城,也可以在野戰中發揮巨大作用。其射程更是超過了普通弓箭的十幾二十倍。
戰車推進的同時,櫓盾兵也開始向前推進。一經達到了射程,立即拉開弓箭進行還擊,雙方密集的弓箭互射開始了。為了掩護填壕計程車兵,他們不惜代價的拼命向壕溝沙泥包後和城頭的秦兵進行攢射。
項羽為弓箭手準備了預備隊,一個弓箭手倒下去,立即有更多人補充上來,雙方互射的箭矢密集程度超過了現代化的機槍大戰,城頭數里的天空被遮蔽,為之暗淡無光。眨一下眼睛的功夫就能聽到幾十聲哀號,代表幾十條性命的終結。
趁著城頭的箭雨被壓制的片刻功夫,插滿箭矢的擋箭車迅速閃出幾十條巷道,巷道內衝出三四百輛填壕車和萬名楚軍工事兵,冒著無邊的箭矢,進行填壕。剛一露頭,處在前排的數十人立即名歸黃泉,幾乎就是眨眼間的事情。
一直都有些藐視冷兵器的王竹,這次總算是體會到了弓箭的真正殺傷力,眼前的互射,幾乎已經掩蓋了目光所及的一切空間,就算是隻蒼蠅蚊子只怕也逃不過撞上箭頭的命運,假如沒有櫓盾和擋箭車的保護,楚軍這幾十萬人,只怕五六個時辰就全部死絕了。
填壕的工事兵猶如在瓢潑大雨下施工作業,被射成蜂窩計程車兵隨即滾到壕溝之內,為填壕事業做出最後的貢獻。一萬名工事兵近八成被永遠的埋葬在了壕溝之內。由此而提高的效率是不可估量的,剩餘的工事兵,已經填平了五丈寬的一個缺口,完全可以供身後的步兵騎兵甚至戰車兵透過。
戰車和櫓盾兵順著這個缺口嚎叫著大踏步向前推進。每一步都要付出幾十條性命的代價。人群像被砍到的高粱稈子一片片的倒下去。英布的第一梯隊攻城兵也跟在櫓盾兵身後推進至第一重戰壕邊緣。
雖然透過了壕溝,可第一重戰壕和第二重戰壕間寬達數十丈的距離,還有四座殺傷力巨大的箭樓,以極埋伏在樓下眼珠子發紅的精銳秦軍。他們不會輕易的放行。楚軍立即就付出了比剛才更加慘重的代價。
由於距離太近了,箭樓上計程車兵精確度提高不少,頃刻間就奪取了剩餘工事兵的所有性命,連櫓盾兵都不得不高高的舉起盾牌,遮住自己頭顱要害,身體別的地方就無法顧忌了。戰鬥一時成膠著狀態,楚軍竟然無法再向前推進。
英布黑臉冷笑,厲聲道:“旗兵傳令,弩炮準備,把這幾座箭樓給我拆掉!”
五十輛巨型的戰車弩炮發出一連串的機括聲響,眾多楚兵及時調整方位,分別的對準箭樓和城頭。英布跟前的旗兵,紅旗招展,揚起頭的弩炮,紛紛向外吐出帶著哨音和冷風的響箭。
“轟隆,轟隆”一連串的巨響,四座箭樓中的兩座被巨弩直接命中。搭建箭樓的數根巨大橫木,登時從中折斷。發出一陣噼啪爆響,箭樓上的秦兵發出淒厲的哀號,跌在地上,摔死的算是運氣,沒有摔死的立即被來自己方和敵方的箭矢射成刺蝟;一人高的沙泥包工事,被巨弩射的石屑風飛,塵土和鮮血竄起老高,一個個袋子東倒西歪,再也無法遮掩秦軍的弓弩手;城頭上,箭垛後的秦兵至少兩三百人被巨箭貫穿身體,有的甚至直接被帶著罡風的箭矢撕扯成兩半、三半,血腥化作粉紅的血霧飄灑在王竹面前。
櫓盾兵趁勢向秦軍攢射,秦軍登時損失慘重。在壕溝外指揮的蒙鐸,憑著高強的武藝,擊落無數箭矢,臉上、胳膊、腿上擦傷幾十處,一隻羽箭從他眼前掃過,白色的鵰翎把腦門劃開一道口子,鮮血順著腦門流下來,把眼睛都糊住了。看到這種情形,他及時的指揮剩餘秦軍從壕溝間的缺口,向後撤。撤退到了第二重壕溝和第三重壕溝之間準備繼續迎敵。
王竹在城頭上一看,這樣不行,項羽的弩炮太厲害了,第二重和第三重壕溝絕對守不住,勉強下去,只能是加大己方的傷亡。
城頭上有發石機,王竹下令所有的發石機對準弩炮向外發射。“哐哐哐哐”三四輛弩炮登時被接踵而至的巨石砸的四分五裂失去了作戰能力,順帶著把幾十名楚軍砸成了肉坨子,血漿和內臟胃腸濺起一丈多高——
車輪轆轆聲中,三組負責增援的敵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壕溝挺進,每隊約有三千人上下,各有填壕車百輛,擋箭車二十兩,撞車尚未出動!
填壕的楚軍得到了增援登時恢復了生機,重新嘶喊著捨命填壕。由於受到弩炮的壓制,城頭上的箭雨不像方才那麼密集,填壕楚軍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第二重壕溝在半個時辰內被填平,當然楚軍在滂沱的箭雨和沉重的巨石下也付出了無比慘重的代價,光是英布的第一梯隊,迄今為止就損失兵源一萬五千之多。楚軍人數眾多,這點傷亡,只是毛毛雨,英布才不在乎,假若殺入關中,不愁沒有壯丁補充。
楚軍的第三批生力軍開始冒險推進,清一色的步兵,由左手持盾,右手持矛的矛盾手和弓箭兵、工事兵混雜而成的三支隊伍,漫遍丘原的朝填平的壕溝迫近,長矛不停地敲打著盾牌,喊出象徵死亡的號子“殺、殺、殺——”
“咚!咚!咚!”幾百面戰鼓同時擊打,調節著指揮著幾萬士兵的增援步伐,更加劇了死亡戰場中的殺伐氣氛。
第二重壕溝的四座箭樓和沙泥包工事,在發揮了短暫的作用之後,也遭到了同第一重戰壕一樣的命運,箭樓崩塌,工事毀壞,士兵死傷八成,剩餘計程車兵繼續後撤,城頭上的發石機,在這段時間,又擊毀了四五輛弩炮車。
這樣不行,發石機的機動性太差了,常常打擊不到可以移動作戰的弩炮,鬥不過人家。項羽的大軍就憑藉這種重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長驅直入,直抵第三重壕溝的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