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影視公司的結構,一般是一個藝人的創收來帶動多個藝人,陳陌出事,公司裡就形成了巨大的空缺。喬學長可以選擇自己親自再選一位陳陌的替代者,也可以為了規避風險,選擇把白棋影視先出售給一個和陳陌一樣具備一定聲望的人,把公司的名頭重新炒熱,等到他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再將白棋影業買回也是可行的。他不需要太過於擔心這段時間的損失,因為只要他時刻清楚地知道他的公司要怎麼運營下去,他的思路清晰,就遲早會從盈利當中收回自己曾經的虧損。”

果然還是要來問沈凝,說她冰雪聰明,都感覺形容得還不夠到位。她對於整個傳媒影視行業都有著自己的觀察和見解,視野和格局也絲毫不侷限。喬瀝要是有她這份胸襟和穩重,可能早先也不會在公司和藝人的管理出現什麼致命的錯漏。

“看來我還真是問對人了。你不知道,我那個朋友,他的父親還在勸他不要繼續做這個影視公司呢。你這樣一說,我倒是覺得,他那個公司,完全是可能恢復正常運轉的。”趙瑾瑜讚道。

“他父親說的也沒錯,”沈凝很不自然地把目光轉向一邊,“他這樣去做一個公司,風險肯定是不小的。他的父親也是擔心他。畢竟他會遇到大量需要和人打交道的事,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

所以她從前就經常勸喬瀝不要在沒有九成的把握之前,就頭腦一熱準備開影視公司。尤其是畢業之後立刻創業,有任何一處做得不好都只會獲得很慘痛的教訓。

既然他的父親手裡有超芯,為什麼不在攻讀了學位之後直接接替父親呢?那將是一條又穩定又安全的路。

喬瀝是不聽勸的。她一旦這樣勸說他,他們之間就必然會爆發一場爭吵。

總之,在一起的時候,沈凝就必須要順著喬瀝的意思說話。她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就一定會被他無情地否定。

“你這樣想是不對的”,“你根本就不懂我”……喬瀝聽到沈凝說些什麼和他意見相悖的話時的第一反應,永遠都是否定她。

只要你和我不一致,你就是錯誤的。

沈凝每次想起喬瀝,都會想到這些令她不愉快的事,她很辛苦,很疲倦,所以在回國之後,當喬瀝再流露出他自己對於她的情意時,她永遠都只會下意識地躲避。

“所以,我需要把這些原話轉達給他,讓他自己定奪,對嗎?”趙瑾瑜確認到。

“也不是。他父親的建議很中肯,可以很好地保護他。你可以建議他,尋找可收購白棋影業的人選時,可以考慮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可以直接帶動白棋影業的經濟增長的人物。比如說藝人、專欄作者編輯、時尚行業的人士等等。對方出價只要達到他的心理預期,都可以拋。至於後面他想不想收,需不需要收,他可以自己定奪。”沈凝思索了一番,給出這樣的答覆。

就算是為了報答他當時救了自己,讓他選擇一個風險更小的方案吧。

“好的,我知道了。”趙瑾瑜其實自己也不希望喬瀝再冒著巨大的風險,等著白棋影業的行情回春了。他也希望喬瀝就按照沈凝說的那樣去辦,只是把找合作物件的視角和標準換一換。

……

喬瀝這樣去調整過思路之後,果然找到了一位行業內很知名的文學編輯,對方表示自己願意出價收購白棋影業。

“我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變故,我很抱歉,”這位編輯說道,“其實我一直對於白棋影業的印象是很好的,我們文學行業也普遍對於白棋影業有良好的印象。因為白棋影業投資的所有影片都是精良的大製作,而且主推的藝人陳陌但就演技而言,還是很出眾的。我想,如果沒有陳陌的突然離開,白棋影業的發展勢頭,依然會是很好的。”

這位編輯說出了絕大多數文學從業者的心聲。比起能掙多少錢,他們更加關心不同作品之間的質量差異,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的本職工作,就是做影視評論或為影視公司篩選可用於拍攝的指令碼。他們對於長期堅持高質量產出的公司,往往更為欣賞。

倘若這位編輯可以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收購白棋影業,那麼白棋影業還能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甚至可能回到從前的巔峰狀態。

“我們草擬了合同,請您過目。”助理把合同拿過來,遞到這位編輯的面前。

她看到合同上面的款項,不由得蹙了蹙眉。

“這個價位,有些超出我的心理價位了。我做了這些年的文學策劃和簽約作家,雖然有一定的積蓄,但是以這樣的數額去購買貴公司,有些超出我的心理預期了,實在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