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校友閨密,浪漫故事

古雪琴來到英國倫敦會計學院就讀財會菅理專業已經有幾個月了,開始的學園生活讓他感到一切都是這麼的新鮮和興情趣,但是,隨著一個環境的新鮮感的過去,接著來的就是枯燥無味的怨煩心情。他感到自己做什事情都不感興趣也打不起精神。如果不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她在課堂上都是坐不住。她總喜歡一個人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坐著才感到心裡舒服些。每天的腦子裡和心裡總是感到空蕩蕩的,有著一種無比的失落感。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倒底是希望要想一些什麼。她很想回去,甚至都不想在這裡再呆下去了。

李酷的影子老是在她的腦海裡晃動著,她最喜歡的就是想打他的電話。打他電話的時候心中才感到開心。她每天打李酷的電話最少要打三次,多則還要打四五多次。她只要聽到李酷的聲音就會出現興奮,心中的高興和快樂讓她自己都無法形容。每次與李酷通話便是她感到最快樂開心的時刻。如果電話打不通她就不斷的打,一直打到電話通了為止。

身為董事長的李酷因為太忙,有時忙得確實未聽到她的來電,有時候聽到了電話也沒法與她通話。不過,他聽到了電話響聲沒有準時接通,他會重新打電話過去。

古雪琴也不是不理解李酷,如果李酷在電話裡說在開會,她會自動地掛停電話。

如果李酷說很忙,正在與洽談什麼事,她會自動結束通話電話後發簡訊。她每天都想聽到李酷的聲音,否則她這顆動盪不安的心是安靜不下來的。睡之前她必須和李酷通一次話才能入眠。

有人說,愛是甜蜜的,愛是快樂的,愛是幸福的。但是,愛也是辛苦的,愛也是最累的,愛也有痛苦的。

古雪琴與李酷之間的愛是甜蜜的,也是辛苦的,而且是非常累的,然而,她卻感到快樂的,也感到甜蜜的,而且有著無窮無盡的高興和幸福。

如果說古雪琴在英國讀書的精力有二分之一用在學習上,那麼另外的二分之一的精力一定是用在李酷的感情上。

每逢學校節假日,校園裡的同學基本上離開了學校,學校的本地學生都回到了家裡與家裡的人團聚,非本地同學之間也會結伴出去玩玩,只有古雪琴一個人在學校無聊也無處可去。

古雪琴這個班上沒有第二個中國學生,她到學校這麼久了還沒有交上一個比較親密的同學。因為她與這些外國籍的同學,無論是女生還是男生在交流上都存在著一點障礙,也是缺乏相同的愛好與興趣,總之,她與他們很難地能夠高興地玩一個開心。

來到別國異鄉讀書的學子,因為各人的人生觀念都存在著很不相同的認識差距,加上語言上的不同,多少存在著語言交流中的不便,在心理上又缺乏更多的理解和溝通。所以在相互交流聊天中增加不了交流的趣味。

古雪琴終於在學校一次校友聚會中認識了一位高一年級的中國女留學生沈虹。

留學生沈虹是中國杭州市人,她出生於一個幹部家庭,父親是市某局的局長,母親是市計生辦的一位主任。

沈虹在國內讀高中時就戀上了一個同班男生。兩人一見鍾情,高中三年情深似海,如膠似漆。

這個男同學的家是在農村,他的父母親都是農村地地道道的農民,其家庭是比較貧困。

沈虹是在一個條件非常優越的家庭長大的,而且是父母唯一的一個孩子。父母視她如一塊珍寶,她從小就生長在無憂無慮充滿著陽光燦爛的溫室裡。她從幼時就受到眾多的甜蜜和關愛。

當沈虹父母聽到她和一個農村的男同學在談戀愛時,她的父親和母親都作出了極端的反對與阻止。

父母透過了親戚和老師對沈虹作了不少勸導的思想工作也無法讓她們之間的感情中斷。父母採取了軟硬兼施辦法也沒有讓沈虹屈服。

最後,其父母便想出了一個讓女兒出國讀書的策略則認為是最好的一個辦法。長期分離他倆一定能達到阻止她倆戀愛的目的。

歷史的經驗認為,學生之間的戀愛,無論是愛得怎麼的死去活來,如果長期不在一起,相隔天涯海角各在一方,感情這東西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地淡化下來,最終,一種新的感情一定會代替舊的這種感情而結束這段不合適也不正常的戀愛。

有很多男女學生在學校裡愛得如膠似漆,畢業後各自東西,不到半年時間便感情淡淨另有所愛。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非常多見。古雪琴和沈虹這二個女生,她們家裡的父母都是用上了這個老黃曆

古雪琴與沈虹之間同病相求,聊天聊起來更是趣味相投,這種感情相通,同病相憐,心中共鳴,有著共同語言的愛好,她們很快地便成為了好閨密。

從這個時候開始,兩人如一對親近姐妹似的形影不離,只要學校放假,她倆就在一起。

她倆經常去逛街,狂大型商場,狂酒吧,狂歌吧,狂咖啡廳。市內比較近的公園都是她倆漫步,說話聊天最多也是最好的地方,她倆聊到愛情感情上,這位沈虹同學特別的動情,動人的感情催人流淚。

沈虹說,她和他的男朋友是在上高一開學的第一天認識的,杭州第一中學高中錄取物件都是面向市區的初中畢業生。但是,也有極少幾個錄取名額是從市郊區農村學校的初中部錄取上來的。被錄取的這幾個學生都是中考高分,必須是品學兼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