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一意孤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還得說是唐芸馨這小妮子腦袋轉得快,在王稟指著那張圖說完不久,小妮子就已經猜透了王稟的心思。只不過,此刻的唐芸馨也有不明白的地方。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太原建有四座城門,東曰朝曦,西曰金肅,南曰開遠,北曰懷德。
此時王稟所指的地方,正是處於西北角的金肅門外的一處密林。早先金軍用鎖城法圍困太原,金肅門外自然也有駐紮的金軍部隊。
相應來講,金肅門其實可以說是金軍最為薄弱的環節。最開始的時候,王稟也曾想過,集中兵力,從金肅門開啟缺口,然後率眾突圍。
但自打知曉了河東全境除了太原之外盡皆淪入敵手之後,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也是,你就算逃出太原,又能往哪裡逃?再說了,城中百姓那麼多,離開太原城的庇護,你又如何自保?
不過雖然沒了那個念頭,但在此刻,特別是看到城外數萬金軍主力轉移到此地之後,老將軍卻突然萌出了這樣一個想法,那就是趁著金軍攻打主城門的時候,反將銀術可一軍!
這樣做,不僅能讓銀術可悻悻而歸,而且還能讓唐芸馨等人趁亂帶著糧草回西城!
聽了老將軍的解釋,眾人紛紛點頭。只是唐德安卻有些不太同意,因為這樣做,太過於冒險了!
如今河東盡在金軍之手,倘若太原有失,那麼河東真的要改姓了!
按照唐德安的想法,只要能保住太原,別看其他地方都已淪陷,可在朝廷的斡旋之下,還能保住他們的顏面。
“正臣兄,這麼做豈不是……”
唐德安不在軍中久矣,此時考慮問題自然不是按照武將的思維,而是在其中摻雜著一絲政治因素。
王稟也已到了花甲之年,豈能不明白唐德安的意思?
不過在這一刻,老將軍卻直接說道:“我輩武人,不談政事,只以成敗論高低……”
什麼意思?就是說王老將軍不會從政治立場來打這場仗,別看在這裡十分冒險,但只要能派出一部少量的偏師,那麼就有大機率的機會將金軍擊退!
冒險的確是有些冒險,可古今多少仗不是冒險打出來的?
再說了,只要金軍持續的攻打東城,那麼他們的勝率將會達到百分之百!
另外王稟早就從探馬的口中知曉,西城此時也在進行肉搏戰,也就是說,完顏銀術可今天玩得有點大,竟然同時開闢了兩個戰場!
不僅連夜打著西城,又把目光瞄準了東城,他這步子邁的顯然有點太大了!
想要一口吃下太原,步子大了就不怕扯到蛋嗎?
已經升任河東安撫使的原太原知府張孝純以及通判方笈都等文臣,在得到金軍攻城的同一時間,也趕到了這裡。雖然張孝純還不知自己已經升了官,但他卻依舊憂心忡忡。
不過,當他聽了王稟剛才的計劃,在衡量了所謂的利弊之後,當下發出命令,就按照這個計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