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再遇難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幸好童貫蔡京之流已經被逐出朝廷的權力中樞,要不然王稟等人還真不知該怎麼上報。
但即使如此,朝廷裡現在也不是那麼好說話的吧,白時中、耿南仲哪個不是人精?就算金軍攻打太原一事似乎暫時告一段落,那也是朝廷和議的結果,跟你劉文昊馳援太原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在此時,劉文昊卻絲毫沒把這些事放在心裡,因為對於他來講,能不能再次守住太原才是關鍵,現在哪有閒心管他什麼勾心鬥角的齷齪事呢?
就這樣,劉文昊每天都會抽時間來到那所謂的將作監和大家一起研究。
今日天氣不錯,他早早的來到了將作監,可剛剛動手改造就遇到了幾個問題。
此時就聽一個名叫秦豹的工匠說道:“大人,這弓弩只能一次發一箭,如果讓它連發數箭,那麼精準度和射程都會下降的太厲害……”
針對這個問題,眾人已經連續奮戰了數日,可研究下來的結果卻有些差強人意。
現如今諸葛連弩的製法早已失傳,況且現在的弓弩需要的箭矢都是鐵製的,箭身不能像弓箭一樣加裝羽毛,從而導致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
另外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以大宋的工業水平,人工製作難度太大。
劉文昊隨之點了點頭,順手拿起一支弩箭站在那裡發了一會呆,也不知他在那裡想著什麼。
不大一會的功夫,就見他對秦豹講道:“秦都事,要不在那弩箭的箭桿上再增加一些重量呢?”
“還要加重?”
秦豹下意識的撓了撓頭髮,
弩的原理就是透過撐弦來達到一定的射程,如果加重弩箭的重量,相應的距離也就近了許多,並且還要保持精準度,這就有些困難了。
眾所周知,弩的特點是又遠又準,有時間從容瞄準,但上弦比較費力耗時。根據這些特點,弩通常被用於防禦和伏擊,射擊的連續性則依靠幾組射手輪番射擊。
可現在,劉文昊不僅想增加弩箭的“彈匣”,讓這變成連弩,同時又要提高射程以及精準度,確實有些難辦。
大宋時期,很多工匠都徒有其名,大多頂著個手工藝人的名頭,其實什麼都不會。沒辦法,士農工商,工匠屬於賤籍。
還有,宋朝的國營手工業作坊對工匠實行軍事化管理,一律住在營房。雖然名義上是僱傭關係,但基本喪失了人身自由。而且勞動強度大,待遇還特別差。
更為惡劣的是,一些官員不只剋扣工匠的工資,還經常假公濟私,挑選工匠到自己家幹私活。都去幹私活了,公家的差怎麼交呢?只能保量不保質,湊個數應付檢查。
所以工匠往往不堪其苦,從而厭倦工役,甚至還有逃跑的。
不過王稟給劉文昊推薦的這些工匠確實都有些本事,況且連日相處下來,劉文昊對於每個工匠都非常好。使得眾人怎能不賣命?
和秦豹又簡單的交代了幾句,劉文昊並未在此多做停留,而是朝著太原的西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