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遇到有人賣雞鴨,大大小小都有,張翠翹就全買了下來,跟二丫三丫說,這些就歸她們管。

兩個小丫頭脆生生地應下,阿奶買回去養著就是吃,想著阿奶的本事,兩個小丫頭默默地吞了口口水。

張翠翹卻在盤算別的。

大梁的豬不好吃,還髒,豬圈都是建在茅房下面,豬是吃人糞跟豬草的。

故而豬肉上不得檯面,只有窮人才吃,權貴人家是看不上的。

張翠翹也看不上。

所以她要自己養豬。

回家的路上,她挑開簾子問張虎:“張兄弟,聽說上戰場的馬都是要騸過是不是?”

張虎笑著回道:“是啊,騸過的戰馬沒別的心思,上戰場也不會分心,而且長得也比沒騸過的碩壯。

不想旁的事兒了,一門心思地吃,容易長肉。”

“那你說把豕(shi豬)給騸掉它會不會也一門心思地長肉啊?”

張虎:“……”

“豕(豬)這玩意兒吃了睡睡了吃,原本就是一門心思長肉的呀。”

張翠翹道:“可我還想它更樂意長肉一些,你認不認識騸匠?我想買些豬崽兒,然後請騸匠給騸了試試。”

張虎道:“倒是不必專門去請騸匠,我就會,我專門跟人學過。就是豬跟馬有些區別……”

張翠翹擺手道:“公的不都那樣?區別不大,把蛋蛋割了就完事兒了。”

“我原先想著若是找不到騸畜生的,就去找騸人的匠人,既然你會,那這事兒就拜託你了。”

張虎忽然覺得胯下涼颼颼的,他默默地夾緊了雙腿。淡淡彷彿有自己的想法,它覺得很不安。

阿旺也覺得涼颼颼的,也感受到了淡淡的不安,然而,騎在馬上的他雙腿大大地岔開,沒法子閉著。

早知道他就不把那些東西挪到馬車上了,他牽著馬走多好!

有了可以騸豬人,回村張翠翹先是去了宋三奶奶家,請宋三奶奶幫她問問誰家有小豬崽兒,她想抓個五六頭。

宋三奶奶跟她寒暄了幾句,知道她跑去長安城將三丫四丫給贖回來了,就滿村地去宣傳。

張翠翹回到荒地,就將讓阿旺幫忙先把帶回來的鍋全洗乾淨,然後架在火堆上,燒乾之後就用一塊兒牛油在熱鍋裡擦,把鍋擦得油光鋥亮的,再舀水洗,洗乾淨燒乾鍋,下油炒菜葉子。

炒好的菜葉子不要,重新擦乾淨鍋,下水燒開,把切好塊兒的牛板油放進去熬煮,熬煮到最後水汽都幹了,全是亮晃晃的油,張翠翹就將油渣給撈起來。

等油溫降下來一些之後就往裡放了些花椒粒兒,再倒進大陶罐裡。

煉好了牛油,不洗鍋,往裡放油燒辣,下碼好味兒的牛雜混著蔥姜翻炒,鐵鍋炒菜的香味極其霸道,飄出去之後大家忍不住使勁兒嗅。

牛雜炒得差不多了,張翠翹就將它們盛到大陶釜裡,讓阿旺端去另外一個臨時灶眼兒上放著,往裡倒滿水然後架柴火燒。

“五郎,你去看著火,陶釜裡的水折一半兒的時候,就往裡放蘿蔔塊兒。”

“知道了阿奶!”五郎樂顛顛地領命跑去陶釜跟前兒守著,陪他一起守的還有六郎和六丫。

“四丫去洗四顆菘菜!”張翠翹見四丫忙活完了,便招呼她幫忙,油渣挺多,她再做個油渣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