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全場寂靜,他們對新一代混沌複合架構不是沒有期待,事實上,每一個人心裡都事先對它有一個預估,而且是儘可能往高了預估。

事前,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混沌科技肯定會發布一款用於大型裝置的架構,用於設計電腦、伺服器、混沌主機的晶片設計。

或者還會釋出一個專注於圖形處理的晶片架構,用於設計顯示卡。

但現在,一切都沒有,只有一個超微處理單元,想要什麼,自己去組合。

而且,在“不上線流片”系統的輔助下,還能快速準確的找到各種用途晶片的最佳組合設計方案。

“超微處理單元,任意組合設計,最緊密的結合,算力與智慧的結晶。”

“小可以裝進一粒沙,大可以一片一超算。”

一時間,所有人都大受震撼,別說別人了,就連一直從頭到尾看著混沌科技成長的於東,此刻也都冒了汗,將自己的外套取了下來,搭在背後的椅子上,此刻心裡已經是驚濤駭浪了。

“以後雖然大家用的都是混沌核心,但混沌與混沌之間的差距也會前差萬別啊!”

於東也是感慨著:“雖然微觀上都是混沌超微核心,但不同的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宏觀架構。

“而且,從指令上就保證了軟體的統一與相容,再配合混沌系統,各類裝置大一統的目標也就要實現了。”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歷史上,無論是蘋果、微軟還是谷歌和華維,都想過多端統一的系統方案。

但精簡指令集與複雜指令集之間的差異無論如何也是遮蔽不掉的。

複雜指令集,如X86架構,手機這樣的小裝置是無法承受它的功耗的,更不用說更小的穿戴裝置了。

而精簡指令集,如ARM架構,它的效能又很難滿足PC、伺服器和超級計算機的龐大算力需求。

相互不可替代,而且極難相容。

但現在,超微處理單元與叢集方案徹底從硬體和指令層面解決了這個問題。

用康碩的話說,如果你有能力,哪怕給一粒沙子設計一個處理核心都是能做到的。如果你還有能力,將整個地球做成一個處理器都不是沒有可能。

這……

良久之後,康碩看大家消化的差不多了,也是開口:

“混沌科技只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具體能成什麼樣子,那就看各位自己的能力了。有了這個架構,相信我們全屋一體化的各種零部件,CPU、顯示卡、顯示裝置等三到六個月應該不成問題了吧?

“而且,軟體廠商從現在開始就可以進行混沌主機的專有軟體開發了,混沌科技已經準備了用於專有軟體開發的混沌主機企業方案,有意的現在就可以申請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