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更高!更快!更強!(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能是因為……實用科技集團是繁星代表隊的贊助商?”
“嗯,不僅如此,實用科技這次還包攬的運動員的裝備供應,他們的鞋子、服裝、器具,都是特製的,據說科技含量非常高!”
“沒錯了,奧運會除了運動員本身的更高、更快、更強,還有國家科技實力的比拼。”
這其實很好理解,就像歷年來百米賽跑成績的突破,除了人類自身的突破之外,還有就是大量的技術突破。
運動員吃的更營養、穿的更合適,甚至比賽場地也更專業。
就連計時裝置也更新換代了很多次,保證米秒不差。
就拿繁星來說,榮譽背後是運動員、教練員和科學系統化訓練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科技團隊的保駕護航。
不同於其他體能類的比賽專案,射擊運動注重的是對精確度的極限追求。差之毫釐就能謬以千里。
10米氣步槍比賽用靶僅有硬幣大小,要想成為奧運冠軍,運動員必須具備頂尖的硬實力。
然而在實際的訓練、比賽中,站立時身體重心穩不穩、槍口晃動幅度是否過大,這些射擊動作的細微變化卻很難透過肉眼直接捕捉。
以前沒辦法,只能憑感覺硬練。
現在藉助科技的力量,透過利用肌電測試、足底壓力測試、高速攝影、鐳射瞄準等手段,使運動員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可量化的數字,助力運動員規範動作,科學提升成績。
哪塊肌肉在發力、肌肉發力的順序是怎樣的?
透過對運動員進行肌電測試,就能記錄下了他們在舉槍時肌肉的發力情況,運用運動人體科學理論分析出問題肌肉並進行針對訓練,幫助其形成正確的肌肉記憶。
進行足底壓力測試,可以精準地感知運動員在射擊時身體重心的變化,然後給出調整姿態的建議、提高身體穩定性。
此外,運用高速攝像技術,技術團隊記錄下射擊運動員從舉槍到擊發的動作全過程,進行慢動作分解,捕捉身體微小的變化。
鐳射瞄準手段則是透過接收訓練槍上發出的鐳射射線,追蹤槍管的晃動幅度和路徑。
所有這些採集到的資料將進行分析後形成報告提供給教練員、運動員進行參考和對比。
有了科技作支撐,讓運動員放大自身優勢、減少客觀失誤,讓訓練成效產生了質的提高。
還有人工智慧無標記點人體運動影片解析系統。
這一系統不需要在運動員身上設定任何標記點,就能自動準確識別運動員關節點位置,並在幾分鐘內獲得用於動作技術分析的資料指標。
相較於傳統人工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生物力學科技助力的效率。
鉛球專案需要在很小的空間裡透過旋轉或者滑步動作,產生儘可能快的出手速度。
與此同時,也要控制好鉛球出手的角度,從而使鉛球獲得更遠的飛行距離。
有了這項技術的幫助,技術團隊在短時間內採集了大量我國和世界優秀運動員的投擲資料,建立起世界最大的投擲專案動作技術資料庫,為運動員技術和體能訓練提供資料支撐。
透過人工智慧無標記點人體運動影片解析系統,技術團隊可以採集運動員的有效試投資料,然後量身制定“冠軍模型”。
還有跳水夢之隊的“3d+ai”訓練,就是把運動員的關鍵動作和持續動作定格到這種三維空間上面,透過各種資料的分析,把動作的各種細節展現出來。
系統會給運動員的一連串入水動作建模,用資料標註出運動員做每一個動作時的各項資料,比如起跳高度、入水夾角等。
有了這套系統的助力,教練員就可以針對運動員的相關量化指標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運動員也可以使用這套系統像複習功課一樣及時地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而且不僅飛機要吹風洞,運動員照樣可以吹風洞,航天空氣動力設計與測試技術就可以應用於多項奧運比賽專案。
在體育綜合訓練風洞中,試驗可以模擬游泳過程中所受流場,模擬典型游泳速度下不同技術動作姿態和阻力。
透過測量運動員每一秒的姿態、呼吸情況,以及在泳池裡每一次往返的劃頻、劃幅、劃次、轉身時間等多項技術引數,實現了對每個動作的精細量化評估。
這樣就可以為教練團隊確定訓練方案、改善運動員身體流線型、最佳化技術動作提供科學依據。
同時還可以把風洞實驗同樣應用到了賽艇隊身上。
透過模擬運動員抓水、驅動、出水、回槳等不同動作姿態的氣動力大小,並對四名運動員不同編隊組合對氣動阻力的影響進行試驗,成功開發出一套基於氣浮裝置的三維力測量平臺。
測力裝置經過精心設計和除錯,完全滿足高精度小載荷風洞測試專案的要求,為運動員比賽提供科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