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傑作,它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且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的範疇,在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藝術和新聞媒介等諸多方面產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影響。

它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悅人們的身心,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生生不已。

想當初,工業革命大大擴充套件了世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絡,各國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種溝通手段來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瞭解。

而奧林匹克運動正是為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出現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作為運動會,奧運會一直在追求極限,後來國際奧委會更是確認“更快、更高、更強”為奧林匹克格言。

奧林匹克格言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

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字,但其含義卻非常豐富。

它不僅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於鬥爭、敢於勝利,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於平庸、要朝氣蓬勃、永遠進取、超越自我,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瞭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對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首先,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

人人平等,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理想。

“在體育運動中,人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尊重他人、生活倫理、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同類”。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透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相互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

只不過……

這些美好的期望也僅僅是美好的期望罷了,奧運會並不能給世界帶來和平,甚至奧運會期間停戰的約定也漸漸被無視了。

很多國家打仗,奧運會期間根本就不停戰,而是繼續打生打死,甚至就在前兩天,自由聯邦突然對某個小國開戰了,理由就是那個家國境內有恐怖組織。

它們聲稱是去打擊恐怖組織了,是為民除害,為世界和平做貢獻,而不是入侵那個國家。

但到底是為什麼,大家懂得都懂。

尤其是選擇這個時間,擺明了是想告訴全世界,自己依然強大!

奧運會停戰協定什麼的,根本屁用沒有。

不過自由聯邦入侵小國的事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還是4年一次的奧運會更有看頭一點。

畢竟跟國家戰爭比起來,運動比賽已經算相當純粹的正面競爭了。

更高、更快、更強,也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從現在奧運會開始以來,人類的各種運動記錄就一直在突破。

不過僅從資料來看,人們的身體極限好像就在眼前,怎麼也突破不了。

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有突破?

奧運會開幕的時候,很多國家元首都要出席,所以在奧運會開幕的前幾天,都會看到世界各國的元首雲集出雲國。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覺得奧運會比自由聯邦欺負小朋友更有看頭的緣故。

各國元首出席奧運會開幕式不僅僅露一面那麼簡單,期間還會藉著奧運會的名頭開會。

畢竟奧運會本來就有加強國際互相瞭解的“職能”。

而在這些到來的國家元首裡,蹲守在機場的記者們見到了一個非常年輕的面孔,跟著繁星的元首一塊走出了專機。

“是李未來!”

“他竟然跟繁星的元首一塊乘坐專機來的。”

“這很正常吧,以他的能力和地位,不一塊來才不正常呢。”

“不過他來做什麼?他既不是運動員也不是教練,甚至不是繁星體育部門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