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千米級航天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多人覺得,尤其是科幻片看多了的人和自由聯邦的高層,他們感覺千米級航天器勢必會進一步發展用於軍事領域,科幻作品裡的宇宙戰艦或許不再遙遠。
畢竟自由聯邦幾十年前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就對天基武器系統對地攻擊有描述,戰略優勢很大。
不過星球大戰計劃基本停留在設想的階段,因為一系列的原因最終沒有實現。
可他們認為繁星計劃建造巨大的航天器應該能成真。
最起碼軍工複合體的遊說人員是這麼說的。
至於“百米級”的國際空間站讓多個國家花費了巨資,又用了12年才造完,“千米級”的空間站僅憑藉繁星的實力能不能造出來,他們就不說了。
反正這種巨大的航天器除了能在科研領域提供卓越的試驗平臺以外,一旦運用在軍事領域,可以說對現階段軍事方面的變革是翻天覆地的。
首先,這種武器所帶來的全球戰略投送能力和打擊能力,是大氣層內飛行器和小型航天器無法比擬的。
當需要進行戰略部署的時候,這種超大型的航天器會立刻機動到對應地區的軌道上,將其上可以長時間駐紮的快速反應力量投放下去,以達到快速部署的戰略目標。
要是那時候他們知道繁星會有木鳶號空天飛機,那麼這種巨大的航天器肯定會成為停靠起降“空天戰鬥機”的太空港口或星際母艦。
其次,當未來天基武器研製成功,也勢必會搭載到這種長達千米的超大型航天器上,用於進行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
可以說它要是作為軍事力量,本身就不再是單純的航天器了,而是作為在宇宙中的移動軍事基地和火力平臺。
另外這種體型巨大的,位於太空軌道上的航天器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戰略力量。
試想一下在其他國家還在使用常規航天器的時候,繁星已經建造出這種巨大航天器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當然,這種事繁星肯定是不會承認的,畢竟繁星首次實現載人航天時的口號就是“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
在繁星的計劃裡,這種超大型航天器承載的是探索外太空目標的重任,相比一般的航天器,它能夠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太空機動試驗平臺,更有利於進行相關的研究。
不過雖然想象是非常美好的,現實確實殘酷的,實用科技航天公司還沒崛起的時候,這些都只能想想。
繁星所說的“千米級”,其實只是“一根長棍”,只有兩端和中心有艙室,還是繁星空間站一期那樣的4米多直徑的艙室,其餘部分用堅韌的繩索捆起來。
這樣一來,利用這麼大的尺寸,只要用非常慢的旋轉起來,這個“千米級”空間站就會擁有“無重力”艙室和“有重力”艙室。
不僅用於做實驗的場景會多出不少,航天員的太空生活也會安穩不少。
只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出現了,之前的一切設想,包括科幻愛好者和自由聯邦高層設想的東西就都能實現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