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模擬重力的好處(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太空環境會引起各種各樣的情況,就算要用,也得是針對太空情況研發的特殊藥物。
在太空中待了三個月後,一些航天員會出現肌肉萎縮,甚至會失去多達30%的肌肉塊,這些回到地球后他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此外,太空飛行還會增加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風險,甚至會重新啟用航天員體內的某些潛伏病毒。
當航天員返回地球時,免疫系統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及長達數月的太空生活導致他們損失8%12%的骨密度,這可能要花長達三年的時間才會恢復。
另外,太空旅行的其他健康因素包括心理壓力、打亂晝夜生物鐘、極端溫度和環境噪聲,這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斷和易感疲勞。
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是失重環境造成的,只要讓航天員重新感受到重力,這些情況多多少少都會減輕一部分。
對於,除了失重,還有同樣危險的高能輻射。
航天員離開了地面,也就離開了最濃厚的大氣層和磁場防護,太空軌道上的大氣分子已經非常稀薄了。
少了大氣層和一部分磁場的保護,高能輻射就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危險的作用,畢竟薄薄的空間站防護層肯定比不上百公里厚的大氣層。
地球軌道上的高能輻射來自於銀河系的宇宙射線和太陽耀斑,長期暴露在高能量輻射下,細胞會被殺死,dna也會遭到破壞,從而可能導致患上癌症和白內障的風險增加。
不過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零重力狀態下自然是既有壞處也有好處的。
比如一些對正常人不利的情況反過來,其實也可以減輕一些病人的背部疼痛,並改善血液迴圈。
而且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幾乎一天一個新技術,模擬重力軌道艙的艙壁防護層就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新材料,新材料的防護能力是繁星一期工程和國際空間站防護材料的好幾倍。
再加上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生命科學研究部門的新型藥物,已經讓返回的航天員們用上了,它不僅可以清除太空輻射傷害,還能增強人體體質,非常厲害。
不過這事目前是絕密,知道的人非常非常少。
要是效果喜人的話,說不定人類很快就能增加一個新的【太空生存】屬性了,跑步進入星際時代。
當然,那些都太遠了,就現在模擬重力的表現已經讓很多人欣喜若狂了。
只是跟震驚、興奮和看熱鬧的網友們不同,有些人就酸了。
國際空間站裡,常駐宇航員們用手抓著和用腳勾著限位器,費力的在失重情況下保持著自己的平衡,湊在一個膝上型電腦前看繁星航天局釋出的新影片。
身為航天員,他們要考慮的事可比一般人多多了。
“這種技術,太厲害了!”
“是啊,不知道國際空間站什麼時候能用上?”
“估計不可能了,沒有人比咱們更清楚國際空間站的老化速度和程度,它真的撐不了幾年了。”
“唉,這也是沒辦法的,現在的技術發展太快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