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重力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就是這六分之一,讓它有別於完全失重的太空。

失重的環境對於遊客來說很新奇,但對於長時間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員來說就沒那麼友好了,甚至可以說一點也不友好。

長時間待在失重環境裡會令人身體不適,而且失重環境下吃飯的限制太多了,所以雖然月球上的重力很小,但是也讓他們體驗到了珍貴的“腳踏實地”感,並且讓他們知道哪裡是下,哪裡是上。

現在坐在椅子上就是坐在椅子上,不會是太空裡的“坐了等於沒坐,反而更難受”的情況。

有重力,雖然小了點,但也可以讓他們稍微正常的吃飯了。

他們甚至可以端著碗用筷子吃麵條。

吃飯過程越像地球,越可以緩解他們的焦慮心情。

他們在這裡差不多三個月了,跟在繁星空間站裡的航天員們對比,“類地球”的飲食環境作用非常明顯。

聶志明拿出一袋熱好的牛肉炒麵,取出一個一次性紙碗,開啟袋子封口朝下輕輕一晃,炒麵就被倒進碗裡了。

把袋子放進垃圾袋裡,然後抄起筷子攪拌一下盤子裡的炒麵,幾下之後,一盤熱氣騰騰的牛肉炒麵就出現了。

雖然步驟有些多,又是袋子又是碗筷的,但儀式感十足。

地球人在月球上長時間工作生活,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而且袋子和碗筷都有,其實是他們作為首批成員的一個測試任務,經過三個月的測試,以後月球的食物補給直接用碗裝就可以了。

到時候熱一熱直接在碗裡吃就好了。

只要使用和食用的時候動作要稍微小一點,不那麼大開大合,畢竟月球的重力還是小。

旁邊劉東和孫麗麗也在擺弄自己的主食,而此時桌上已經擺滿了食物,菜品和湯水很豐富。

除了其他兩位航天員的主食紅豆飯和什錦炒飯,還有紅燴豬排、尖椒土豆絲、菘菜牛肉湯和什錦水果罐頭。

聶志明和劉東都參加過載人航天任務,這些菜他們都吃過,孫麗麗雖然沒有參加過載人航天任務,但是這次登月任務,她也體驗了在太空裡吃飯的感覺。

在太空吃和在月球吃,那真是兩種狀態。

所以當他們著陸月球吃第一餐的時候,他們互相看了看,突然都笑了起來。

“坐在椅子上用筷子吃飯的感覺真不錯!”

“是的,在太空都是拿著袋子啃,哪像現在,感覺跟在地球上差不多。”

“是啊,我能端著碗喝湯了,爽!”

“這段得拍下來,咱們得讓空間站那邊的三個傢伙看看。”

“哈哈哈,聶哥你太損了。”

“確實太損了,不過我喜歡,聶哥擺好姿勢,我來拍……”

是的,繁星在太空裡有6名航天員,3人在地球軌道,3人在月球,他們就像被總公司派去外地工作的員工一樣,有對比……就有傷害。

哼,空間站跟地面的通訊延遲低很了不起嗎,我們還能端著碗喝湯呢!

那一頓飯,3個人吃的很開心。

吃完飯把產生的垃圾處理了,壓縮之後放進專門的袋子裡,然後處理身體裡產生的垃圾,同樣壓縮之後放進專門的袋子裡,之後要一塊帶回地球做研究。

再休息一會,他們就又要開始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