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月球生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空間站工作是很辛苦的,雖說可以跟地面實時聯絡,還能跟家人聯絡,但孤寂的感覺依舊很難避免。
而且空間站是非常封閉的環境,空間狹小的同時各種裝置一刻不停的運轉,只是噪音就非常困擾航天員們。
到了月球上也一樣。
甚至因為物理距離問題,困難還多了不少。
很多人都覺得在月球上工作很浪漫,但其中的艱苦只有駐站航天員自己知道。
好在航天員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意志堅定,而且還有不少航天員擅長整活,能活躍氣氛。
比如老同志聶志明。
他一嘴的東北話直接帶歪了其他兩人,單口相聲說的也賊溜。
劉東和孫麗麗在外邊敲了五個小時的石頭,他一句“來就來了,還帶什麼禮物”,直接把他們逗樂了,疲憊感也散了不少。
孫麗麗直接把箱子給他,然後踩到限位器上固定住航天服的足部,上邊的智慧機械臂自動固定住肩膀上的兩個固定點,宇航服就站穩了。
劉東替她開啟背部的維生揹包,然後她一個後仰脫離出上半身,雙手撐住航天服的肩膀輕輕用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就讓她的雙腿輕鬆跳了出來。
“呼~”
她出來之後笑著說道:“聶哥,這可是我們好不容易採集的月球岩石紀念品,很珍貴的。”
“好傢伙,月球岩石紀念品,那可太珍貴了!”
聶志明拿著箱子非常“吃驚”,緊接著就說道:“我出門去抓一把土,也才一把月球土。”
這時候孫麗麗也替劉東開啟了維生揹包,他出來之後笑道:“哈哈哈,聶哥,你擱這擱這呢。”
三個人笑鬧了一會,氣氛完全輕鬆了下來。
從7月中旬登上月球,他們已經在這裡駐留差不多三個月了,再過兩天,奔月飛船會把他們這段時間收集到的月壤和月岩樣本運回地球,然後再裝上一些物資回來。
之所以要等三個月,是因為實用科技和航天局要搞定軌道加註技術。
而等到12月份,最後一枚本來應該執行繁星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的長征九號火箭,會再送來一座月球艙。
之所以又送,是因為他們在旁邊的隕石坑裡發現了好東西。
水分子!
是的,月球車的攝像頭還沒有拍攝到確切的冰塊,但檢測模組已經發現水分子了,所以哪怕沒有形成水冰,只要隕石坑裡的月壤能“攥出水”,這裡照樣是優良的基地建設地點。
所以三位航天員每天的工作都很有精神。
當他們來到二樓生活區的時候,“嫦娥妹妹”已經為他們做好午餐了。
“嫦娥妹妹”其實是前哨站裡的智慧輔助系統,不過因為它的聲音是女聲,所以孫麗麗就叫它“嫦娥妹妹”。
畢竟作為月球上唯一的女性,不少人也稱她為“嫦娥”或“月亮女神”。
那月球上第二位“女性”,自然就是“嫦娥的妹妹”。
作為實用科技出品的智慧輔助系統,既然把它裝到了前哨站月球艙裡,那麼它自然可以幫著航天員們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做飯”。
說是做飯,其實就是加熱各種軟裝或硬裝罐頭。
它能根據航天員制定的選單或喜好,然後操控機械臂完成“做飯”的過程。
脫掉厚重的航天服,穿著艙內服走在溫暖、明亮和堅固的生存艙裡總能讓人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