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太空旅遊的費用昂貴,只有頂級富豪才能實現體驗,普通人根本想都不用想,因而無法大量普及,也一度被認為是富豪們的娛樂。

直到前兩年,維珍銀河、藍源和星際探索開展亞軌道、軌道的商業太空旅遊試飛,埃瑪隆、光頭貝和布朗森作為這三家公司的老闆,成為全球“唯三”能搭乘自家公司飛行器進入“太空”的人,且這3家公司已成功將“平民”送上太空。

最早的時候是維珍銀河公司成功將創始人布朗森在內的5名船員送入“太空”,後來是亞馬遜創始人光頭貝的藍源公司也圓滿完成“太空”飛行任務。

不過這些遊客只是剛剛飛過了卡門線,剛剛摸到太空的邊緣,甚至有的還沒有飛過卡門線,只體驗了幾分鐘失重的感覺就落回了地面。

所以他們到底算不算真正的太空遊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反正兩家公司和那些遊客們覺得自己是!

在試飛成功之後,維珍銀河售價高達45萬聯邦幣的船票已經售出700多張,藍源幾十萬聯邦幣的船票也賣出去不少。

而相對於這兩家搞“擦邊球”的公司,埃瑪隆的星際探索公司就實在多了,它用公司的載人龍飛船成功將4名普通乘客送入太空軌道,完成了第一次全民用機組人員組成的太空任務。

那艘載人龍飛船是專門的太空旅遊型號,不對接國際空間站,而是在對介面上裝了一個大號的弧形舷窗,從那裡觀看太空景色相當震撼!

當然,這4名真正的太空遊客的票價也不便宜,每個座位約5500萬聯邦幣,摺合繁星的3.5個億。

足夠某老闆帶著小姨子跑路了。

而且別看數字比二十多年前的2000萬聯邦幣貴,但是算購買力的話,確實比那時候便宜。

當然,還是對應富豪來說的。

所以說,商業太空遊算是有了新開端,但也僅僅是開端,高昂的票價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哪怕亞軌道的“擦邊球”太空遊,票價照樣幾十萬聯邦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甚至幾分鐘失重體驗,不是真正的到達太空軌道就敢要幾十萬聯邦幣,也不會有太多人購買這種服務。

幾百人,不算大規模。

所以只要這次載人飛行測試能成功,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商業太空旅遊專案絕對爆殺整個相關市場!

對此,鄧清泉有絕對的信心!

正想著這些呢,他突然感覺身體一輕。

如果不是安全帶繫著,他可能就因為慣性飄出去了。

這種猛然的變化讓他還有點不太適應。

前一刻還被重重的壓在座位上,並且隨著飛機的抖動而抖動,這下一刻竟然輕鬆的就要飄起來了,並且沒有束縛的手臂已經飄了,這種急速變化頗有一些虛幻感。

“這是……進入太空軌道了?”

鄧清泉有些不可思議,然後看了看資料,發現木鳶號的飛行速度確實已經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

與此同時,地面指揮中心立刻爆發了歡呼,整個一歡樂的海洋。

直播間的彈幕裡也是一片驚歎。

“66666!”

“啊,牛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