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我們的艾16晶片數量是充足的,不是每個月只能生產五萬片,而是隻差五萬片達到計劃數量?而導致我們我們每個月只能出貨五萬臺手機,是因為缺少了某個合作商的零件,是對方生產力不足導致的?”

“對,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主意好,這個主意好!”

“理論上說是沒問題,但就像咱們不希望外人知道咱們的生產力不足,然後導致他們對咱們喪失信心進而導致股價暴跌一樣,哪個合作商會配合咱們玩這個?”

“是啊,這種事可不是開玩笑的。”

“其實……能幹。”

“對,這種事可以幹,就看咱們這邊肯出多少錢了。”

“嗯,只要錢到位,會有合作商配合咱們的。”

“我也這麼覺得,只要能保住平安果的地位,穩住股民和股東們,多少錢我們都能再賺回來。”

“是這個道理,我同意這個計劃,不過要做好保密,不能洩露出去了……”

“對……”

平安果這邊最終還是想到了“好主意”,甚至有人開了一個頭,其他人紛紛開始貢獻自己的“好主意”,搞得人們發現……辦法其實不少。

只要把節操扔了。

而另一邊,繁星這邊已經正式進入石墨烯時代了。

特殊用處的軍用和警用動力外骨骼就不說了,民眾們能買到的康復外骨骼也用上了石墨烯電池,而且外骨骼也升級了,就是軍用和警用動力外骨骼的刪減版。

就跟當初馬德的媽媽用的那種差不多,但是做工更精巧,設計也更符合人體工學,是純粹的商業量產版本。

而且一出來就加入了醫保體系,無論是購買還是租賃,都比較便宜。

購買的,一般都是病情非常嚴重的那種,估計一輩子都脫離不了外骨骼的輔助。

但有了外骨骼,可以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不用一直癱瘓在床,也不用找人照顧,這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家庭來說相當的重要。

租賃的一般對應那些病情較輕的,他們透過正確的復健和矯正可以恢復正常,用不著穿一輩子外骨骼。

這些是近期上市可以買到的相關康復裝置,根據最新的訊息說,相關的研究所和公司已經在開發“零件版本的動力外骨骼”了,也就是單獨的機械手或機械腳之類的機械假肢。

李未來版本的動力外骨骼裡有很大的智慧成分,而且還用了不少肌肉與動作感應模組,所以才能那麼的靈活。

這些技術對於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在機械假肢裡用上這些技術,它們的行動就可以更加的靈活了,甚至可以跟以前一樣靈活。

傳統義肢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通常每走一步都要抬起和擺動臀部,以便將腿抬離地面並向前移動,這導致了一種不自然的步態,不僅令人疲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導致疼痛和受傷。

而機械義肢包含電動關節,每走一步都會自動將腿部彎曲起來並向前移動,只是為了適應有限的空間,電機通常體積小,旋轉速度快,一系列的齒輪被用來將扭矩從這些電機傳遞到關節。

但這種機械義肢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另外它們還增加了阻力,使關節無法自由擺動。

此外,這些電機還消耗了大量的電池電量,限制了使用者一天的行走距離。

不過隨著機械義肢的深入研究,它們的效能得到越來越大的提高,每一個截肢患者都希望有一個貼近肢體功能的機械義肢,但是很多機械義肢的效能只能滿足患者的部分要求。

於是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智慧假肢。

智慧仿生假肢是採用人工智慧學科的科學事理,在假肢膝關節系統中整合了模仿大腦指揮身體器官行為的必要模組,假肢的膝關節需要具備感知外界情況變革的能力、分析判斷現實情況的能力和反響操縱結果的能力才能稱之為“智慧”。

只有這樣,假肢才能充分模仿人類感覺器官網路資訊,大腦分析歸納摒擋資訊,肢體服從於大腦指令結束行為的才能,使假肢膝關節可以或許迅速感知地面狀和行走速度,並且實時作出排程以適應路面狀況和行走的需求。

之前就出了不少智慧假肢,但是因為技術問題,這些智慧假肢要麼不智慧,要麼就是實驗室產品,照樣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

現在使用了李未來技術的智慧假肢出現了,並且技術成熟,接近量產狀態。

這類智慧仿生假肢的膝角度感測器和踝關節力矩感測器便是智慧假肢膝關節的感官體系,它們以每秒50次的速率收集批示行走體系的資訊,相當於每0.02秒收集一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