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這樣呢?”

平安果的人一直以為自己很懂繁星的使用者,但是沒想到後邊卻發現自己並沒有太懂。

如果真懂了,他們就不會被這些繁星的使用者逼到這個份上。

本來他們的計劃能減少很大一部分不利影響,雖然賣的貨少了,可能會少賺一部分錢,但只要名聲和股價穩住了,拖上一段時間之後把技術問題也解決了,他們可以賺回來更多。

結果宣告一出來,大量使用者賣掉了舊手機,表示自己要“與時俱進”的選擇新手機。

價格貴?

沒問題。

先買上慢慢還就行了。

但是這麼多訂單堆過來,平安果這邊卻犯了難,因為他們根本就拿不出那麼多貨。

最開始的時候還能用產量不足來搪塞,但現在使用老型號手機的使用者主動換了新型號,你總該重新調節生產側重了吧?

而且你也說了要增加更多的生產線,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現在還早,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所以不急,可後邊真不好解釋。

其實手機使用者倒沒啥,既然他們都狂熱成這樣了,肯定不能用常理來看待,最關鍵的是這些東西對股價的影響。

要是股民和股東們對平安果產生的懷疑,他們就危險了。

“現在還有什麼辦法嗎?”

“真實情況肯定不能讓外人知道,現在還能找什麼藉口讓他們相信我們的實力?”

“這個、這個……不好說啊,太難了!”

“該死,都怪那個什麼天才極客,我們當初就不該相信對方。”

“是啊,當時要是繼續走5奈米路線就好了,雖然達不到251分,但230多分照樣是單體最強的手機核心晶片。”

“誰說不是呢,都怪德巴拉,如果不是他當初非要堅持走3奈米路線,也不會有現在這種事。”

“哎,可不能這麼說,我記得你當初的意思也是傾向於3奈米路線,只是沒有在會議上說出來,”

“其實大多數人還是想走3奈米的,畢竟是新路子,各種優勢都很大,尤其是後來看到了那位極客的技術,只是3奈米技術確實太先進了,我們自己並沒有參透,被欺騙了也沒辦法。”

“現在看來矽基的3奈米路線確實有些勉強,到了這個技術,我們必須換材料。”

“可能對面的石墨烯材料比較合適。”

“現在說這個也沒用,這條路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還是仔細想想怎麼把問題爆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吧。”

“可是還有什麼辦法?”

現在的平安果公司天天開會,甚至一天開三次會。

但是這問題就不是開會能解決的,很多人意識到3奈米的技術本來就非常勉強,確實跟各大研究所說的那樣該換材料了。

可是現在說什麼也晚了,他們矽基3奈米的晶片都裝到手機裡了,而且傳說中最可行的石墨烯不是他們的產品,大規模量產的石墨烯他們根本就買不到。

於是只能天天開會,開會的時候互相攻擊,最主要是撇清自己的關係,然後絲毫沒有解決辦法。

直到有人跳出平安果公司的範圍,看了看手機產業鏈的情況若有所思。

“我想到一個主意,雖然咱們內部沒什麼辦法了,但咱們可以外部想辦法。”

“怎麼說?”

“請細說!”

“咱們每個月只能出貨五萬臺14系列的新手機,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咱們的艾16仿生晶片太少了,但手機又不僅僅是晶片組成的,它還需要大量的零件,如果我們告訴外界,是因為某某零件的不足導致我們的產量不足,你們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