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前邊有三塊大屏,連前邊兩個座椅的後邊也有大屏,影音娛樂功能齊備。

只不過後邊要是坐了三個人的話,螢幕就有點不夠了。

螢幕不夠的話,那就自己玩。

由於前邊兩個座位沒有中控模組阻擋了,所以它們中間會形成一個空間,而這個空間就可以讓前邊的座位轉到後邊。

這麼一來,乘客們就可以面對面的聊天了。

或者拿出手機面對面的開黑。

反正就是把開車的事交給智慧系統了,駕駛員完全可以空閒下來做點別的,哪怕是路上學點知識呢。

不需要人開的智慧車出現了,那麼肯定會有以開車為本業的人失業。

哪怕一段時間內不會失業,比如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十年內,期間可能被轉職為行車安全員或者有人就是想乘坐有人車輛什麼的,但等到智慧交通體系完全成型了,他們還是會被淘汰。

所以可能的話,利用在車上的時間學點其他的東西準沒錯。

很多人在看影片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

而且這種事一直是滾滾向前的,不是說怕一部分人失業就不做了,那是不可能的。

前邊的幾個影片都是在說車輛自己的優勢和作用,但智慧車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還必須要得看外界的支援程度。

在看過前邊的幾個影片之後,還有前邊那個一開就是2000公里的影片,很多人就動心了,但他們依然在觀望。

雖然前邊的影片看起來像是沒有剪輯的,但具體剪沒剪,觀眾們可不好說,很大一部分觀眾都在等它充電的部分。

很快,新的影片就出來了,正是他們關心的充電部分。

只見乘客們從一座城市出發,然後一路向西去了高原。

在路上,智慧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還是一個“特大號充電寶”,它具備大功率超級反充功能,可以透過慢充介面反向輸出220V電力,支援各種電器。

不僅能徹底消除旅行中手機、膝上型電腦等小功率裝置的電量焦慮,還可滿足電飯煲、電磁爐、破壁機、便攜冰箱等家用電器的隨心使用。

對於注重移動生活品質的使用者而言,擁有一輛智慧車可以讓你在寬敞的營地上打遊戲、看電影,在蔚藍的天幕下喝咖啡、泡熱茶或者和朋友一起就地野炊,搬出一個電動燒烤架就可以燒烤了,還不用擔心明火引燃樹林。

甚至就算只有一個人,你也可以跟智慧助手聊天。

等到車開了一千五百多公里,電量只剩下20%的時候,車輛終於要充電了。

觀眾們只見它開向了一座加油站。

“???”

“原來這不是電動車嗎?”

“不對,之前的各種情況都表明它是電動車啊!”

“是啊,我們又不是傻子,它絕對是一輛電動車。”

“呃,或者這個加油站能提供充電服務?”

“不會吧,在加油站充電那不是找死嗎?”

“沒有這麼嚴格吧,你別告訴我加油站不用電的,難道晚上照明的是蠟燭?”

“蠟燭更晚點,那都直接明火呢!”

“其實有的加油站確實有充電樁,一般都在旁邊,但這裡沒看到充電樁,可見這個加油站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