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的登月思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沉默。
聯邦宇航局內部,尤其是後邊管事的幾位都沉默了,因為這次繁星試射的“某型”火箭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如果沒有這次的情報,那麼他們肯定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而很多事情都講究一個時效性,當場知道和過一段再知道,那裡邊的差距可就大了。
而且事情越嚴重,差距就越大。
看到單級入軌的時候他們就想到了之前的超級東風15導彈,現在出現“某型”火箭只是當時的“超級固體燃料”有了新工作。
不算太意外。
如果這個超級固體燃料只應用在軍事上,那麼航天覆合體不算著急,畢竟那是軍工複合體的事。
不管軍工那邊渲染的多厲害,其實不少人都知道它其實是“安全”的。
對,別看它是應用在導彈上的,可實際上是“毫無用武之地”。
按照繁星和聯邦的體量來說,只有一種武器突出對雙方的戰爭都沒有太大用處的,因為雙方一旦打起來,打的肯定是體系,並且是相當龐大的體系。
兩國之間的戰鬥可不是“虐菜”的戰鬥。
並且兩國的戰鬥體系越龐大,也代表著雙方越不可能開戰。
別管武器多厲害,用不上的話,那它的殺傷力永遠是“零”。
當然,軍工複合體那邊還是利用恐怖渲染拿到了大量的資金,開始拿著錢努力的研發反制武器。
但是現在那種超級固體燃料用在了火箭上,那就是航天覆合體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了。
更何況它還那麼的……嚴峻。
它不僅讓火箭單級入軌,還運送了“超重”的載荷,宇航局這邊計算得出的運載比是在4%以上的。
甚至可能在5%以上!
一枚固體燃料火箭,還是單級入軌的,這簡直是逆天。
如果把“某型”火箭改成分級的,分個2、3、4級,那它的運載比是不是能上10%?!
運載比10%是什麼概念,這個數值一直很小的固體火箭就不說了,就說液體火箭運載比第一序列的雄鷹九號火箭,它的運載比在4%以上,所以起飛質量550噸能往近地軌道運載20噸以上。
如果不考慮其他的,只做簡單的數學題,那麼換算一下就是550噸的“某型”火箭能往近地軌道上運載4、50噸的東西。
萬幸,超級固體燃料的屬性是“固體”,而目前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是歐羅巴的織女星火箭,質量大致是137噸,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才2噸左右,運載比還是固體火箭傳統的1%多一些。
要是按照10%算的話,那麼137噸就能往近地軌道上運13噸左右的東西。
這玩意對於地球軌道來說是個好訊息,但是對於月球運力來說,尤其是對於最重要的載人登月來說……不重要。
但後邊讓埃瑪隆等人震驚的直飛月球能力……很重要!
本來運載火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航天器送上天空,完成任務之後的火箭外殼就是廢品了,也就是雄鷹九號火箭實現了重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