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東方超環聚變實驗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就進入了電氣時代,隨著時間的發展,電能就隨著電線走進了千家萬戶。
甚至在那個時代,蒸汽汽車、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是“三足鼎立”的。
不過當時的蒸汽汽車雖然上限不高,但發展的最完善,使用的也最多。
剛發展起來的內燃機毛病不少,但生命力十足,很多人都看好它的未來。
至於電動汽車……
它不像其他兩樣又是木柴、又是煤、又是油的,還得點火燒,一塊電池放上去就可以了,很是乾淨便捷。
但是乾淨歸乾淨,當時的電池技術不咋地,單次行駛歷程始終提不上去,所以不僅沒幹過之後霸主級的內燃機汽車,連當時已經有些江河日下的蒸汽汽車都沒比過。
也就是近些年,因為國際上一直嚷嚷的環保問題,加上各項技術都發展了,所以電動汽車又站了起來。
如果縮小到繁星一國的話,理由也有不少,甚至可以說一定要搞。
從國家能源戰略上來講,那就是減少石油消耗,減輕或擺脫對石油的進口依賴。
電動車是“燒電”,而電能的來源夠光了,哪怕繁星這邊的電能來源大多數都是來自火電廠,但那燒的也是煤炭,正好繁星自己的煤炭就相當多。
從汽車技術角度上來講,就是繞過傳統汽車嚴密的技術壁壘,尋求在新的技術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
因為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發展時間很早,很多專利壁壘都早早的定下了,繁星這邊要想製造傳統汽車,那就得乖乖的給人家交專利費,甚至人家不讓你用某種專利,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是繁星發現大家的電動車水平好像是在一條水平線上的,所以就開始大力推行電動汽車的發展。
而環保方面,雖然火電廠一樣會汙染環境,但是相對於數以億計的汽車,火電廠的數量無疑是少的多的。
數量少,肯定就相對好治理一些。
而且說到發電汙染,那就不得不說說清潔能源了,現在像什麼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水能發電、核能發電等等,已經在發展應用之中了。
雖然在製造它們的零件與裝置的時候也會產生汙染,但那些都是可控的,這其中尤其被寄予厚望的就是核能。
核能的優點很多,比如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汙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汙染。
而且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最主要的是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
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因此發電成本比其他發電方法更穩定。
當然,優點這麼多,缺點也不少,而且很多時候還是優點裡夾雜著缺點。
核能雖然不會汙染環境,但核能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
使用過的核燃料所佔體積不大,但它們都具有放射性,所以必須慎重處理,而且這玩意的處理需要面對相當大的政治困擾。
並且現在的核能發電廠主要是核裂變發電,熱效率比較低,所以會比一般的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裡。
熱汙染其實也算一種汙染。
然後就是核能電廠投資成本太大,建設要求也特別高,所以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
最後就是一旦出現事故,核電站的危害性可比一般的火力電站大多了,因為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一旦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