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電動汽車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天咣噹一下就給繁星扔了一個天降猛男。
“突破電池技術瓶頸”有了,就是大名鼎鼎的石墨烯電池。
不但突破了技術,還特麼直接進入了大規模量產狀態,一下子連“完善電池產業鏈”都有了。
至於“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其實這玩意最簡單,都不用裡未來工作室參與,繁星自己都能辦了。
現在繁星這邊煩惱的是石墨烯電池怎麼用到車輛上?
目前有兩種形式。
一是依舊採用傳統的充電模式,二就是採用快速換電模式。
一好說,就是依舊把石墨烯電池組和汽車底盤造在一塊,充電也就是從充電口充電,甚至牛批一點直接用無線充電。
但石墨烯電池很強,原先非常大塊的電池組才能讓汽車跑500公里左右,用上石墨烯電池之後,哪怕體積小很多也能輕輕鬆鬆跑1000公里。
如果說充一次電跑500公里有點不尷不尬的話,那麼跑1000公里就是“神”了。
但是不管跑多遠,對應的電量都是不變的,500公里電量的充電速度就夠慢了,跑1000公里的電量豈不是充的更慢?
就算有大功率充電裝置也不能秒衝吧?
甚至再寬泛一點,十分鐘也充不滿。
現在的快充技術是30分鐘充80%的電量,換算一下就是400公里。
30分鐘才能跑400公里,而且還是徹底跑到沒電的那種,甚至冬天都跑不到這個數。
那換成1000公里的話,只算純數學問題都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充滿。
實際上充電的講究可多了去了,充電太猛是很危險的。
而一般的家用油車加一箱油才一兩分鐘。
哪怕用技術把充電時間一縮再縮也比不上人家油車的一兩分鐘。
所以充電模式適合那種至少有一晚上空閒時間的使用者。
比如說上班族吧,1000公里只算上班下的話,哪怕一天跑一百公里,只要一個星期拿出一晚上時間充夠電就可以了。
甚至上班距離短的話,半個月充一次都行。
至於出去玩,1000公里足夠跑很多地方了,然後晚上充電之後又能接著跑了。
而且1000公里只是假設,憑藉石墨烯電池的效能,稍微加點電池組就能跑一千多公里,那樣的話可以中途不用充電一路從首都開到魔都。
這是充電模式,快速換電模式就更騷了。
事實上現在的車輛也有換電模式,但那玩意比充電麻煩多了,需要去專門的換電站把車輛升起來,然後從車底把幾百公斤的電池換下來,跟拆車一樣。
而石墨烯電池的快速換電模式就不一樣了。
還拿1000公里舉例。
能跑1000公里的石墨烯電池只有小小的一塊,哪怕加上各種裝置也只有一個手提水桶那麼大。
到時候把電池的位置放到前機艙裡,需要更換電池的時候把前機艙蓋掀開,再開啟一個電池鎖定扣,抓住電池一擰一拽,沒電的電池就出來了。
然後拿到一塊充滿電的電池,往電池倉裡一放一擰,再合上鎖定扣,合上機艙蓋,齊活!
如果熟練的話,這種換電池的方法比加油還快!
甚至換電站可以遍地開花,符合標準的小超市都能換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