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石墨烯防護裝甲(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這麼說以後的石墨烯不用愁了,隨便用?”
“呃,也沒有達到隨便用的範疇吧,算起來還是比鋰電池貴,不過效果是真他媽的好!”
“裡未來工作室的石墨烯電池的技術也很高,咱們那個能量密度只是鋰電池的2.5倍,他們這個已經可以達到鋰電池的5倍了!”
“是啊,能達到這種程度稍微貴一些也沒關係,已經可以大規模商業化了。”
“其實等比例換算下來並不貴,還好國內的電池大廠都加入了科技聯盟,經過資源協調之後其他公司也可以使用技術,不然這技術放出去……絕對是儲能領域大地震。”
“反正國外的電池技術公司是要玩完了,這項技術要是被上邊運作一下,基本上可以當戰略武器用了。”
“國際戰略的事跟咱們關係不大,不過要是石墨烯真的可以大規模量產,並且價格也不是特別離譜的話,那咱們的動力外骨骼設計就要改改了。”
“怎麼改,不是隻換電池就可以了嗎?”
“防護性啊,石墨烯護甲的防護效能好到爆炸,而且質量還很輕!要是把它做成護甲裝到外骨骼上,你覺得會怎麼樣?”
“嘶,我怎麼把這給忘了……”
幾年前,自由聯邦的南方最高大學進行了一次微觀彈道測試,以一顆微小的矽粒以2000mph的速度射向單層石墨烯,然後發現這種蜂巢形結構的材料可有效分散動能,其能力比鋼材強10倍!
這次實驗中矽粒的初速達到了步槍的水平,測試證明,如果在宏觀層面應用石墨烯擁有非常強大的防彈能力。
電子顯微鏡顯示,石墨烯吸收了撞擊的能量,本身變形成一個圓錐的形狀,並向多個方向外擴散,在一定半徑內碎裂。
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碎裂的過程是單層石墨烯的弱點,但即使如此它也比凱夫拉強2倍,比鋼鐵強10倍!
當然,這個實驗沒有得到理論上“石墨烯比鋼鐵強200倍”這個數值。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無法使用常規方法,例如在這種規模的測試中使用槍管或火藥。
畢竟他們的“靶子”是單層石墨烯,只有一點點,要是真搞一個常規的步槍靶出來,他們的經費可不夠。
雖然該項實驗的整個過程都需要電子顯微鏡進行觀測,但是電子顯微鏡實驗室裡本來就有,不需要他們花錢重新買。
所以他們使用的是鐳射加速石墨烯靶材上的微米級二氧化矽球,然後透過快速蒸發金膜的鐳射脈衝產生的氣體,子彈以高達2000mph的速度被推進石墨烯片中。
然後研究人員透過計算得到了子彈在撞擊前後的能量差,以確定吸收了多少能量。
後來自由聯邦哥譚市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造出了一種新材料,這是由碳化矽基板上的兩片石墨烯片所組成的材料。
為什麼會用兩片呢?
這件事也是很神奇,研究團隊說,當兩片石墨烯對齊疊在一起時,這種材料便擁有了一種奇妙的特性——硬化效應!
在普通狀態下,材料就跟鋁箔一樣輕便靈活,可一旦受到突然的機械壓力時,它會突然“硬化”,變得比鑽石還硬!
大家都知道鑽石的莫式硬度是10,它基本算是世界上最硬的東西了,而這種新材料在受到機械壓力的時候比鑽石還硬。
類似的實驗其實繁星的一些實驗室也做過,不過都因為經費不夠,所有的實驗都是在“微觀層面”上進行的,沒有做過更大規模的實驗。
他們單兵動力外骨骼小組的石墨烯電池實驗多少算“宏觀層面”了,至少9克石墨烯搓出來了一節7號電池。
當然,由於他們的實驗不復雜,所以花的錢不算多,也就幾萬塊。
根據他們的瞭解,同樣是有軍方背景,另一個需要研究石墨烯應用的小組花的錢可就多了。
說來跟他們想的石墨烯護甲一樣,那個專案小組也是研究石墨烯護甲的,不過模組要更大,用的地方也更多,是直升機上用的。
那個專案的研究已經進行十多年了,主要問題是開發一種廉價可靠的超薄石墨烯片製造工藝。
根據相關院所釋出的產品公開資料稱,其製備的防彈裝甲板密度低於2.8克每立方厘米,僅是防彈鋼板密度的30%和防彈鈦合金板的56%。
與航空鋁合金相比,僅僅增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