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來到貳零貳所的工程師和專家們都聽說過李未來的名字。

畢竟科技聯盟成立的時間也有好幾個月了,甚至成立的當天上邊還專門說過“裡未來工作室”,而李未來這個工作室代表當時在場的大佬們都見了。

畢竟他太特殊了,全場都是40歲往上,就他一個20來歲的粉嫩大學生。

而且能跟他們在一塊開會,顯然不是一般的粉嫩。

只不過前段時間科技聯盟內部一直在協調資源,期間各類科技專案都沒怎麼增長,所以也就沒多少人透過實用科技集團聯絡裡未來工作室。

當然,協調資源為了的就是這個。

當資源協調統籌完畢之後,有裡未來工作室提供的一些技術打底,各個科技專案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這次貳零貳所這邊也是因為當初那個影片,它肩負著為軍隊提供先進單兵動力外骨骼系統的任務,對這方面的資訊非常關注。

等影片傳過來的時候,最高領導發現裡邊有個人正好是在科技聯盟成立會議上見過的李未來,再想了想他跟裡未來工作室的關係,尤其是工作室的科技實力,於是就聯絡了他。

一聯絡就知道自己找對人了。

等拿到技術之後,李未來又參加過幾次保密的視訊會議,所以外骨骼技術小組內知道李未來的人就更多了。

本來因為年齡為題,李未來就被一些專家和工程師所詬病,但是隨著幾次會議下來,他們也就認同了李未來。

無他,就是技術牛批!

不僅裡未來工作室的技術牛批,李未來本人對技術的掌握也異常紮實。

只是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裡未來工作室的技術竟然這麼牛批!

“石墨烯電池確實很厲害,甚至我們之前也做過一塊非常小的石墨烯電池,它的能量密度非常驚人,而且很安全,沒有起火和爆炸危險,重量又輕,哪哪都好,就是太貴了!”

聽到有人說這個,李未來一愣:“你們還真搞過石墨烯電池啊,能不能讓我看看?”

“當然。”

雙方互換“人質”,李未來把自己說的石墨烯電池和量產石墨烯的大體資料他們看,而他們則是把之前做的石墨烯電池實物和測試資料給李未來看。

李未來拿到電池之後發現這玩意類似一節7號電池,用手掂量了一下發現重量也差不多,大概10克左右。

他也看了看實際的資料,發現這顆電池一共用了9克石墨烯。

真石墨烯的價格每克都在千元以上,所以這9克石墨烯的成本就得上萬,加上他們的技術、他們的人工等等,這塊電池至少幾萬塊。

不過它的效能確實不錯,從他們的實測資料來看,它的效能是現在市面上主要的鋰電池效能的2.5倍。

這麼說可能不清楚,就拿電動汽車舉個例子吧。

目前市面上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大多數可以跑300~500公里,有號稱可以跑更遠的,但那都是極少數的了,而且能不能跑到還真不一定。

就拿中間值的400公里來說,它的2.5倍就是充一次電可以跑1000公里!

如果充一次電可以跑到這種公里數,那麼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也不會只有10%了。

不過也沒辦法,現在的鋰電池不太給力,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能量區間。

但石墨烯也“不給力”,或者說價格太給力了!

一枚小小的7號石墨烯電池就要幾萬塊,而一枚7號聚能環乾電池才幾塊,7號鋰電池也才幾十塊。

要是用石墨烯做汽車電池,那必須得用幾百公斤。

那麼光石墨烯的成本就得……算了算了,有這錢還不如買殲20戰鬥機呢。

當然,這是以前了,等會議室的這些大佬們看完李未來提供的資料,他們會說:“慢著,不能就這麼算了,整上,都整上!”

無他,李未來提到的技術太特麼牛批了!

“這個大規模量產的技術也太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