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CP(第1/2頁)
章節報錯
向北一大早就到了臺裡,今天對於他來說十分重要,《Sha
ghai向北》改版的事情被提到臺裡的重大計劃已是年初的事情了,針對改版的研討會也已經開了不下十場,最終還是向北的方案被大家接受。今天的會議應該是最後一次,確定後就要趕在節目兩週年紀念日推出,算算也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
兩年時間的打磨,對於一個節目的成長來說,或多或少都算是一種沉澱,而這種沉澱隨著節目粉絲量的增長以及廣告商的關注,早已讓《Sha
ghai向北》成為滬上知名的夜間情感節目,但這種節目的生命週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長,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易跟風、易複製,也就導致了在節目播出半年後,類似的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Sha
ghai向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許所有的節目都離不開“蛻變”的命運,這即是聽眾的需要,也是市場的法則使然。
在向北看來,市場競爭少不了,關鍵的時候還得看團隊的力量。從內心裡,向北十分感謝自己的團隊,針對自己的方案,團隊的每個成員都全心投入其中,花了近半年時間做調研和分析,最終用資料驗證了向北方案的可行性,也正因為如此,向北覺得,有這樣的團隊心裡特別踏實!
上午的會議最終透過了方案的執行決定,助理“小胖”還向臺裡提交了詳細的推進計劃。這個方案最大的亮點在於,向北終止了自己近兩年的獨角戲表演,建議加入一位女性主播,這樣一來,節目就有了陰柔和甜美的新元素,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熱線解答變成了多元化綜藝形式。“小胖”和導播方芸還起鬨著要倪臺長給向北配一漂亮姑娘,這樣一來,節目就有新的話題,用“CP”的形象來全新打造《Sha
ghai向北》,向北雖然不太能接受“CP”這一概念,但想到節目可以有新的變化,也就由著這兩人鬧了。
讓向北感到意外的是,倪臺長這次的速度超過以往,也可能是他過於看重這個節目,也可能是迫於上級單位領導的壓力,總之,會議結束時,倪臺長宣佈,“CP”人選下午就到位,這讓節目組每位成員都興奮不已。倪臺長還介紹說,這位新加入的主播是中傳的應屆畢業生,年輕、漂亮、清純、甜美,說的所有人都滿懷期待。
下午上班的時候,新人被倪世強帶到了節目組,果然如倪臺長所言,很優秀的一位姑娘,向北又一次感覺到意外。從倪世強看自己的眼神中,向北還讀到了另一層含義,他明白這位領導的心意,只是這種心意與他的初衷有些不合。
與向北組“CP”的姑娘叫舒佳,父親是北京人,母親是上海人,外婆梅香瑩是新中國上海第一代電臺主播,也算是播音世家。像是有一種天賦,舒佳從小就對播音充滿著濃厚地興趣,不管在哪個階段,她的聲音總會出現在學校的上空。也許就是一種遺傳,也可能是自小受到外婆影響的緣故吧,連性格也像極了外婆,執拗、獨立、好勝。
舒佳六歲前隨外婆生活在上海,直到上小學時才回到北京隨父母生活。雖然在上海生活時,她也會用上海話和外婆、舅舅、舅媽撒嬌,但是在外人面前外婆一直要求她講普通話,以致於她回到北京時,沒有人能從她的話音裡聽出任何方言的摻雜,倒是在上海所吸收的江南女子輕柔甜美的語言特點為她的聲音增色不少。上學後,每年的寒暑假父母會送她回上海,順便陪外婆幾天;到了初中,每年的寒暑假她就自己回到上海。這樣的生活每年都在繼續,直至舒佳聽從外婆的建議來到上海。正因為這樣的生活造就了舒佳雙面的性格,靜如江南女子溫婉、動如北方姑娘奔放。
一畢業就可以加盟《Sha
ghai 向北》這樣有份量的節目,對於一個新人主播、特別是剛畢業的新人主播來說,顯得極其珍貴,不僅舒佳沒有想到,連她的那幫同學都羨慕到不能理解。雖然在他們這一屆畢業的同學中,有好幾個“苗子”被央視接收,但能一下子進入到核心節目的卻只有舒佳一位。
舒佳知道,在同學們的眼中只有羨慕的眼神,而這個眼神來自於外婆,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憑實力獲得這個主播的位置。她也很清楚,同學們沒有錯,如果沒有外婆,她可能和其他同學一樣,要麼成為“苗子”被安排在無關重要的時段磨練;要麼離開北京去外地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運氣好的話能成為新聞主播;要麼隱身幕後;再不然就是改行。
在外婆和自己商量這件事的時候,一開始舒佳是不同意的,她想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工作,在她看來,工作是一輩子的事,但很快她就被現實的無情所打敗。身邊接連好幾個同學為了留在北京要麼轉了幕後、要麼改行,即便是去了外地做了新聞主播的那也是動了不小的關係。當時北京臺來學校選人,她被選中,只是需要她做一段時間的幕後工作,這與她對職業的期望有著很大的差距。現實讓她明白,外婆可以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縮短這種差距,而自己對職業的期望也有可能透過這個機會逐步實現。她不再拒絕,而是坦然接受了這份工作,在同學羨慕的眼神中,她來到了上海,母親的故鄉、記錄兒時歡樂時光的城市。
關於職業方向和目標的話題,舒佳和外婆做過不止一次的深入交流。外婆從來不會否定舒佳的想法,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告訴舒佳如何處理會使結果更盡如人意。舒佳的職業方向和目標是成為一位優秀的電視新聞主播,透過經驗積累,慢慢轉向人文類訪談節目,在她看來,主播或是主持人的職業通路應當如此。對於加入到《Sha
ghai 向北》這樣的情感類電臺節目,一開始她覺得不是很符合自己最初對職業的設定,電臺的侷限在於只能靠聲音打動聽眾,她更希望在面對受眾的時候,不僅能展示自己的聲音魅力,同時也能將自己多年來培養的自信、優雅、知性、風趣等一併展示,她更希望在一個綜合環境裡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在這一點上,外婆認為:“這個節目從目前口碑和市場反應情況來看都不錯,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個節目,再加上創辦快兩年了,粉絲量的積累也達到了一定的數量……這些對新人來說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平臺,而藉助一個成熟的平臺更容易接近成功……人可以有目標,但更要有實現目標的方法……”舒佳接受了這個說法,自然也就接受了外婆的安排。
在接受外婆的安排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舒佳都在收聽這檔節目,向北不僅具有很好的嗓音條件,還具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對節目的把控力及對話題的深度剖析能力都讓舒佳很是吃驚,這不是一般的主播能做到的,需要很強的功底。透過電波,能讓人感覺到他身上所散發出的詩人般的浪漫和優雅;他很有耐心,也富有愛心,同時也具有許多奇思妙想;他不乏幽默,總能在三言兩語之間化解一段又一段糾結的情感;他很睿智,時常會說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絕妙詞彙,以至於網上還流傳著“向北語錄”之類的熱貼。特別是在處理一些複雜的情感問題時,他的語速、語境、話術都拿捏的十分到位,而適時切入的音樂對氛圍的營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舒佳能肯定的是,《Sha
ghai向北》不僅是一檔很優秀的節目,還有一個很優秀的團隊。她感覺自己很幸運,能與這麼優秀的搭檔合作、能加入到這麼優秀的團隊,這對於自己的職業成長將會起到多麼大的幫助啊!
在沒見到向北本尊時,僅從聲音判斷,舒佳腦中的畫像一直都是:成熟,儒雅,有著一副學者骨骼的中年男性。直到倪臺長引見時才發現,這是一位依舊年輕、煥發活力而略顯羞澀的“大男孩兒”。要不是倪臺長介紹向北至今固守著臺裡“鑽石王老五”的位置,舒佳始終無法相信,眼前的這位就是眾多聽眾盛讚之下的“情感博士”。她不由感慨愛情的奇妙,同時,也充滿了擔憂和期待,不知道這樣一檔由兩個“愛情文盲”組成的搭檔會將《Sha
ghai 向北》帶向何方?
倪世強把舒佳帶到向北他們團隊的辦公區,說了句“這位就是上午你們要的漂亮姑娘,你們自己認識一下,我還有個會,就不給你們一一介紹了。”然後就轉身離開忙自己的去了,剩舒佳一個人立在門口,頓時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孤獨。
“舒佳你好!我是向北。”向北能感覺到舒佳的緊張,主動上前與舒佳握了下手以示歡迎,同進側身把舒佳往裡讓了讓,舒佳借勢走進了辦公區。
“上午倪臺長就把你的資料給我了,很高興你的加入,未來我們會是搭檔,如果有關照不到的地方,還請見諒!”向北仍在努力消除舒佳的緊張。
“向老師好!”一時間舒佳也不知道對向北用什麼樣的稱謂比較得當,想了想,北京混人群兒的叫法不妥,還是學校的那一套比較合適,有尊重,還有一定的距離,不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