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FE98的格子衫(第1/4頁)
章節報錯
剛下播,向北就收到楚如白的簡訊“向哥,今晚是不是照舊?”。
楚如白是LIFE98的老闆,也算是一位資深的媒體人,只是在向北的眼裡,他沒有何志彬來得純粹,同樣是媒體人,何志彬只做純粹的新聞,始終保持著一位媒體人的職業精神。而楚如白不同,也許是上海這座城市對他的影響過甚,也許是這座城市的誘惑太多……向北只是覺得,楚如白不像是媒體人,更像是一位頭腦精明的生意人。
讓向北羨慕的是,楚如白和何志彬兩人一直保持著相生相息的朋友關係,說不上很好也說不上很差;說不上很遠但也不是很近。據楚如白說,他們都是湖北襄樊人,何志彬考上覆旦大學要顯得比自己更有實力。楚如白高中唸的是市裡的重點學校,而何志彬只是底下縣城裡一家連縣重點都算不上的學校,他始終覺得何志彬比自己更優秀,正因為如此,大學到研究生畢業,他們都算得是要好的朋友。兩人都是科班出身,一起大學畢業,一起支教,又一起回到上海,一起考上研究生,畢業後又一同進入《浦江財經》成為一線經濟記者,曾經被滬上報業稱作“浦江雙劍客”,只是“雙劍客”很快變成了“獨行俠”,楚如白成了首席,而何志彬依舊是一線記者。
向北和他們原本並無交集,他的大學生活交給了美國。父母本是搞科研的,高一時他就隨他們去了美國。高中和大學、研究生的生活他都是在美國度過的,只是在研究生畢業後,他和父母達成了一致的決定——回國。父母本來就是上海人,他自然也就別無二選,回到了上海。也是機遇,正好遇到央媒在上海組建“浦 江之聲”,而他在美國所學的專業正好是新聞、播音主持,再加上自身的嗓音條件不錯,被臺長倪世強一眼看中。
原本他只是一名新聞主播,電臺開播一年後,臺裡決定拉昇夜間節目的收聽率,於是在內部搞了一個競標,向北結合自己的條件,做了一份《Sha
ghai向北》晚間情感類節目的企劃書,沒想到被倪世強再次看中,他也就自然從一名新聞主播變成了夜間情感節目主播。而那句“這裡是Sha
ghai向北,我是向北,期待與你深夜邂逅……”自然也就成了節目的招牌。
說起LIFE98,向北一直好奇楚如白為什麼放著首席記者不做,卻做起了這麼一家酒吧的老闆,這個問題,他當著何志彬的面問過楚如白,楚如白只是笑著舉杯勸酒,就是不回答他這個問題,何志彬對這個問題,也只是笑笑。
LIFE98算是一家清吧,開在吳江路上,也算是滬上媒體人比較聚集的地方,原本不叫這名字,是一家迪吧,生意不錯,但品流複雜,正因為這樣,經常出現打架的現象,也經常被停業整頓,生意自是一日不如一日。原來的老闆有其他投資,這種狀況自是日漸心灰意冷。楚如白是這家酒吧的常客,與老闆見面多了也就自然熟稔起來。一次酒後,老闆表達出想出讓酒吧的想法,楚如白想都沒想就給接了下來。
楚如白聊過關於LIFE98名字的由來,向北清楚記得是有兩層含義:楚如白是98年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的,這一層意思算是一種紀念;另一層意思,楚如白說的很簡單,他喜歡王菲,整個學生時代基本上都是她的聲音陪伴,再加上王菲與那英98年有一首《相約98》透過央視春晚紅遍全國,算是對偶像的一種致敬。
一開始,楚如白接下這家酒吧,只是因為喜歡這裡,不想因為老闆的心灰意冷而讓自己的寂寞無處安放。只是,他也不是冒然接下這家酒吧的,他理了一下自己這幾年建立的關係網路,覺著這些關係撐起一家酒吧應該問題不大。另外,他覺得自己的人緣也還是不錯的,憑藉著報業積攢的一點兒名氣,吸引滬上的一些同業應該也是可以的。就這麼著,LIFE98就開張了。
楚如白的“首席”還真不是白給的,他所分析的這兩點都被自己發揮到淋漓盡致。酒吧經營的第一年可謂有聲有色,很多以前被他採訪的經濟人物都成了LIFE98的座上賓;再者,滬上一大半媒體人都把LIFE98作為自己的交際點。不到一年,LIFE98就名聲大噪,再加上楚如白很有生意頭腦,自是賺得盆滿缽滿,連以前的酒吧老闆都佩服地五體投地。也就在這個時候,楚如白突然宣佈離開《浦江財經》,退出新聞界。背後的原因,無人知曉,楚如白也是三緘其口,誰問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都是楚如白招牌式的微笑。
向北第一次走進LIFE98是在酒吧開業不久,正好也是臺裡公佈內部競標訊息的那幾天,向北把自己關在家裡閉關做方案,那天像是進了個死衚衕,一點靈感也沒有,他感覺到非常鬱悶,習慣性開車回到臺裡,到臺裡後才發現更加鬱悶,於是就想下樓在附近走走,沒想到就進了LIFE98.
也就在那一天,他見識了楚如白的風趣和熱情,並透過楚如白認識了何志彬。但很奇怪的是他們的交際僅限於LIFE98,平日裡誰也不會主動約對方相見,更不會互發簡訊問候,除了楚如白每天在向北下播的時間發那條內容固定的簡訊之外。不過,在向北看來,這一切都很正常,LIFE98就象是個交際場,即使表面上看著再和諧,走出門,彼此又都不過是路人而已。也許,這就是上海,每個人的背後都藏著秘密,每個人都在極力保護著這個秘密,不可深究、不可探尋。
其實,向北對LIFE98一開始的印象也就一般,也可能是自己到酒吧目的很純粹吧。之所以後來會經常光顧,一半原因是楚如白的風趣和熱情,另一半原因是這裡的調酒師很懂自己,一杯叫“藍焰”的東西鎖住了他。那是一種酒精度幾乎為零的酒水,稱它為酒水,不如稱作飲料。儘管如此,每次喝過它,向北總感覺到身心無比的輕鬆,意識更加清醒。當然,還有一些泛泛的原因,比如,這裡離電臺很近,也可能是來這裡的人素質、學識都不錯的原故,少了些平常酒吧的鬧騰勁;另外,楚如白也是用心,在向北下播到店的時刻,永遠會有一位穿著不同顏色格子衫、抱著一把吉它淺吟低唱的歌手用歌聲迎接他,每晚的表演時間不多不少,正好是向北喝完兩杯“藍焰”,也正因為如此,下播後,來LIFE98也就成了向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這種規律性的一部分,向北竟然保持了兩年多。
向北依舊按老樣子回覆了楚如白“馬上到!”即便是重複的內容,向北也不使用剪下貼上的快捷工具,而是逐字編寫,不落下一個標點符號,他覺得這是對對方的尊重。
“志彬在嗎?”向北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會補這麼一句,也可能是太久沒見何志彬的緣故了吧,向北本就不屬於那種隨意搭訕的人,在LIFE98能夠對飲的也就只有何志彬了,向北總覺得他和自己是同一類人。
“在,就等你呢!”
“這就到!”
到了LIFE98向北並沒有看到何志彬,他感覺有些失落,還好自己經常坐的位置依舊被楚如白留著,他剛落定,楚如白端著兩杯酒朝自己走了過來,其中一杯就是向北喜愛的“藍焰”。
“向哥,抱歉啊,志彬臨時有事先走了。”
“沒事兒!”向北想想也正常,大家不過是在酒吧裡相識而已,談不上朋友,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酒友”,再說,作為媒體人,突發情況倒是時有發生,楚如白的說辭算是情理之中。
“怎麼,今天客人不多?”向北環顧四周,今天的人氣的確比往常差了一些。
“對啊!這不,梅隴鎮廣場背後新開了一家,估計人都去那兒了。”
“看來,做哪一行都免不了競爭啊!”
“可不!這泡吧的人都是喜新厭舊的主兒,不經常弄點新花樣,很難留住他們。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我這兒有向哥你們這幫哥們兒幫襯著,不會差的!”
“我這也幫不了啥,只是覺著吧,你這兒挺讓我放鬆的,特別是這杯‘藍焰’,真是懂我!”
“向哥喜歡就好!”
“對了,何志彬最近忙啥呢?該不會也去那家新開的酒吧捧場去了吧。”
“那不能夠!我和他什麼關係啊?他吧……前幾天一直忙著採訪的事兒,我也是一直沒見著他人,這不,下午還說今兒空了,晚上來我這兒喝一杯,誰知道來這兒還沒說上幾句,一個電話就把他給叫走了。”
“緊急採訪?”
“哪兒啊!說是一同學,我估計啊,肯定是一女同學,不然,一個電話就屁顛兒屁顛兒的走了?”
“分析的有道理!不會他女朋友吧?”
“應該不是!”
“這麼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