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江南有佳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臨安城內西南,都護將軍府。
這是一處景色別緻的江南園林,院中樓臺水榭,長廊曲折,假山林立,花木掩映。
院落正中,有一番人工開鑿的水池,水池中是一延伸而來的小徑,盡頭有一涼亭。
此時亭中正倚欄站著兩名女子。
其中一人眉目清秀,白麵薄唇,只是髮絲全無,頂著個光亮的腦袋,竟是個女尼。
而她身邊的女子,年約二十五六,姿容婉約,儀態萬千,倒是個養尊處優的婦人一般。
女子生得一張傾國傾城的面容,雲鬢輕梳,娥眉淡掃,頭上插著玲瓏釵,髮髻斜墜金步搖,正拿著一個木質的碗,裝著些魚食,不時向水池中拋灑,引得魚兒爭相搶奪。
此女便是都護將軍沈青的女兒沈楠嘉。
沈青早年與齊國公周良有故,故此兩家為了聯姻,便定了個娃娃親,讓沈楠嘉嫁給了大她五歲的齊國公的三公子周賢。
只可惜那齊國公一家在都城玉京,沈青家在臨安,周賢與她自幼便未曾見面,眼看著成人,周賢在玉京中看上了青梅竹馬長大的趙國公家的女兒王婉,二人私定終身。
後來種種原因,趙國公家的女兒病重,沒幾日活頭,在齊國公的逼迫下週賢不得已與沈楠嘉成親。
妹妹病重,心上人卻另娶他人,這一下熱鬧了趙國公家大兒子,以為是周賢喜新厭舊,害了自己妹妹,由此嫉恨上了兩家,竟在大婚之日大鬧一場,周良見兒子大婚竟然是這種場面,自然惱怒不已,可又拿趙國公一家沒有辦法。
周賢心中惦記著王婉,便想退婚,可沈青自然不願意,就這麼僵持著,周賢自成親當日便夜不歸宿,沈楠嘉自己對周賢也無感,又有意成全他和王婉,一直獨守空房,並不說什麼。
後來王婉病死,周賢也不想耽擱沈楠嘉,便讓其改嫁,畢竟清白的身子還在,到哪裡都不會夫家為難,他自己則斷了念想,參軍入營,遠赴西北邊塞。
沈青便將女兒接回到臨安城中,以期為其另尋夫家,只可惜沈楠嘉有了上一次的遭遇,再不提成親之事,只以婦人自居。
回到臨安城後,她便深居簡出,一直躲在深閨之中,一耽擱便是數年之久。
而她身邊的女尼名為慧空,自稱是城西一個靈秀庵中的尼姑,
尼姑這類人,常常會走街串巷,到住戶家中求些佈施,也有那好客的人家,心地善良,便好生招待,以求善緣。
再加上她們往往都心靈手巧,又懂些佛經,能說會道,頗受人待見。
這位女尼慧空便是如此,常在都護將軍府中走動,一來二去,便與沈家的千金熟稔起來,經常來府上見她,日常裡便與沈楠嘉一起做些女紅刺繡,講佛誦經,一來打發些時間,二來也能養些性子。
此事她寶相莊嚴,神態可敬地立在沈楠嘉身邊,看著對方的動作,偶爾與她交談上兩句。
“小娘子,小娘子……”
一聲嬌喊由遠及近,只見一個嬌俏的身影穿過院落來到涼亭。
那婦人見到來人,無奈地掃了她一眼:“嬋兒,告訴你多少次了,不要大呼小叫的,沒個規矩,小心老夫人聽到又責罰你。”
來人竟是買藥歸來的嬋兒。
嬋兒吐了吐舌頭,看向一旁的女尼:“慧空師父也在啊。”
那女尼行了個佛禮,以示招呼,隨後對二人道:“天色不早,貧尼也該回去,就不多打擾二位檀越了。”
沈楠嘉點了點頭,朱唇半啟:“秀空師父慢走,我讓嬋兒送你。”
嬋兒乖巧地應了一聲,將藥放在涼亭的桌上,便送尼姑離開。
不一會,就回到亭中,卻聽那婦人道:“我叫你去買藥,怎的到這麼晚才回來,莫不是又自己偷偷在城中閒逛?下次再不叫你去了!”
雖嘴上有些埋怨,但面上滿是柔色,不見羞惱,分明是親密的緊。
嬋兒是她自幼的貼身丫鬟,情同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