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鐵二五仔(第2/2頁)
章節報錯
胡哥憑藉在《盜賊同盟》中的優秀表現,拿下他從影以來第一個重量級表演獎——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胡哥的角色其實和成龍算雙男主,但往金馬獎報的是男配,這也算是個小技巧。
劉一菲沒有回來,直接從灣島飛了美國。
公司特意為薛胡二人辦了慶功會。
…………
賀歲檔前夕的22號,李鞍封神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國內上映。
真的是神作!
普通觀眾可能只當他是一部普通的冒險片,裡面的光影、色彩、風景很好看。
但在更專業的編導眼裡,在這部電影裡李鞍探索了人性、獸性、神性。
透出導演對哲學和宗教的思辨,
但如此宏大的命題,首映票房卻不怎麼好,零點場40萬,首日1130萬,首週末4天破億。
好像不是一個很值得在意的對手。
但你要看誰比,馮曉剛的《一九四二》拉開賀歲檔大幕,首日勁收2600萬,跟他同一天上映的,陸釧導演的《王的盛宴》,首日800萬。
陸釧還說:“不丟臉。”
就這,媒體也好意思吹《少年派》《一九四二》《王的盛宴》三足鼎立呢!
三足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現最為穩定,工作日也有2000萬上下的票房,到週末就有三四千萬。
這個資料看著一點不爆炸,還沒前面劉一菲的《BJ遇上西雅圖》資料好呢,但勝在細水長流,收入每天如此。
《一九四二》首週末四天收1.37億。
按照三倍理論,這電影的最終票房大致落在4億上下。
但《一九四二》投資可是2.1億呢,6億才能回本。
華藝真的慌了。
“早說不要做這種不討喜的片子,非不聽!”王忠磊私下裡沒少抱怨馮曉剛的任性。
別以為王氏兄弟眼瞎看不出好壞。早在《一九四二》立項時,華藝內部就認為這片子不可能大賣。
在賀歲檔上一部災難片,要是好來塢那樣的災難片也就還好。
可《一九四二》拍的是個歷史悲劇。
就像陳開歌導演11年賀歲檔硬著頭皮上一部《趙氏孤兒》一樣。
而且,經歷過那場饑荒的人大都還在,他們會怎麼看這部電影?
這話倒沒說錯,經歷過饑荒的老人還在,比如程玉安的兩個爺爺。
他們沒經歷過電影裡的這場饑荒,但也因為戰亂逃過荒。
“很佩服馮導的勇氣,這種電影需要人拍,再不拍現在的觀眾真的快忘了這段歷史。我爺爺已經快20年沒進電影院了,沒錯,他們連我的電影都不看,可是昨天主動跟我說要去看《一九四二》。我想,這大概就是《一九四二》這種電影的意義。”
程玉安極少見的給對家電影發微博站臺。
他挺喜歡《一九四二》這部電影的。
這電影進錯了檔期,口碑很好,但票房不太好。
而且遭遇跟《金陵十三釵》一樣:
“如果這電影不是馮曉剛(張一謀)拍的,這片子能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