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是不是通稿買太多?(第1/2頁)
章節報錯
暑期檔2個月,最大的贏家無疑是遠端。
出品的兩部低成本喜劇片《富二代》和《幸運鑰匙》雙雙突破3億票房。
前者3.11億,成功壓制了《搜尋》和《四大名捕》。
後者憑藉寧皓+黃博的黃金組合,成為今年暑期檔最大贏家——4.2億票房。
要不是後期好來塢大片扎堆上映,《幸運鑰匙》衝上5億應該沒多大問題。
今年暑期檔總票房為48億,比之前預計的56億差了點。
但也提前完成了百億票房目標。
10年,全國總票房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這個成績在今年暑期檔提前完成。
但掰開各個月份的成績看。
能賣錢的多是好來塢電影,國產片在好來塢大片面前被殺得丟盔卸甲。
也只有寥寥幾部保證了盈利。
其中又以遠端在暑期檔上映的兩部喜劇片表現最為突出!
以不到5000萬的總成本,為整個暑期檔貢獻了7億票房。
不知不覺間,小成本喜劇成為遠端的致勝法寶,有心人翻看遠端在拍和待上映的電影,發覺愛情喜劇佔了很大比例。
在暑期檔結束後的答謝會上,遠端傳媒總製片人江雪柔對於這個問題這樣說:
“我們研究了一下歐洲市場,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從法國到德國再到義大利和西班牙,歐洲幾個比較大的國家的電影市場,他們最賣座的是他們的本土喜劇片。
“這給了我們啟發,本土喜劇有很強的地域性,它更不可替代和不可複製,一部好的喜劇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喜劇是對抗好來塢衝擊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我們現在電影工業化才剛剛起步,如果做大片跟好來塢硬碰硬,勝算很小。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不做工業化大片了。在國產大片能跟好來塢正面對撞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繼續探索其他的電影型別。”
…………
得承認一個事實:論業界地位,十個劉一菲加起來都沒程玉安高,但論粉絲量,論粉絲號召力,一百個程玉安綁起來都不夠小姐姐一個人打。
程玉安一個做幕後的,有個鬼的人氣。
他微博那點粉絲量還多是劉一菲粉絲看在小姐姐面上順手點的關注。
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劉一菲對上程玉安佔絕對優勢的地方。
所以, 《BJ遇上西雅圖》的首映程玉安就沒去。
“嗷, 他在準備新片,很忙, 就沒過來。”劉一菲代為回應記者的提問。
“在大家的印象裡,一菲一直是神仙姐姐的形象,這次演喜劇,是第一次吧?”
“是。”
“那你覺得神仙姐姐的形象對文佳佳這個角色的塑造有什麼影響嗎?”
劉一菲撓了撓頭:“其實我不喜歡人家叫我神仙姐姐,我覺得身為一個演員,不應該只給觀眾留下這一個印象。”
“但你留給觀眾的最深的角色最深的印象的確是神仙姐姐那樣的,你有想過是因為什麼嗎?”
“我想是不是通稿買太多了你知道嗎。”
“啊?”記者都被劉一菲的回答給整蒙了,“一菲的回答也很有趣哈。讓我們回到電影《BJ遇上西雅圖》來……”
記者強行把話題轉回到電影上來。
“一菲為什麼會接這部電影呢?”
“一是之前沒演過喜劇,一直想試試,恰好有這麼好的機會,就加入進來了。”
“那第二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