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觀影隨感(第1/2頁)
章節報錯
賈科長得獎的新聞是第二天一早登上國內頭版的。
今天,主競賽單元有《龍蝦》和《索爾之子》兩部影片首映。
程玉安和一部分評審團成員都去看了。
包括程玉安在內,今天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五位評委,對這兩部片子都交口稱讚。
一致覺得這兩部影片的風格強烈,“比前日兩部影片要驚喜不少。”
《尋龍訣》劇組在晚上舉辦了招待酒會,程玉安因為要去沙灘影院看修復版黑澤明導演的《亂》,就沒到場。
為此江雪柔沒少責備他。
“修復版的《亂》,現在不看就沒處看了。”這是程玉安的理由。
熱芭在酒會後一天一人先飛回國了。
儘管劉一菲說以電影為重,但熱芭還是想盡到伴娘的職責,要趕回來幫劉一菲準備婚禮。
電影節的程序有序地往前推,16號,主競賽電影《青木原樹海》首映時遭到觀眾集體噓聲和喝倒彩。
人們光知道戛納是電影天堂,但忽略了戛納觀眾的苛刻要求。
主演馬修·麥康納對此的回應倒是很精彩:“觀眾有權喝倒彩,就像他們有權喝彩一樣。”
場刊給《青木原樹海》打出了可能是戛納主競賽單元有史以來的最低分——0.6分。
十個打分影評人,有4個拒絕評分,其餘6人全部給一星。
17號,萬眾期待的《卡蘿爾》首映!
主競賽單元8位評委集體到場,這是電影節開幕式以後,主競賽單元評委第一次公開集體亮相。
戛納官方也給了這部影片超高的待遇。
超長的首映紅毯,電影宮首映。
無數媒體和嘉賓到場助力。
除主創外,到場嘉賓有李兵兵、範小胖、全智賢等亞洲面孔,亦有安妮·海瑟薇、巨石·強森、艾瑪·斯通等國際明星。
《卡蘿兒》在映前觀眾和媒體評分中都取得了超高的9分期待評分。
莉莉·柯林斯是英國影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她與凱特是本屆電影節最令人期待的組合,而導演託德·海因斯更是以女性電影聞名,他導演的《遠離天堂》曾將朱莉安·摩爾推向威尼斯影后寶座,多年後的《我不在那兒》又一次幫助凱特·布蘭切特奪得威尼斯影后。
再加上LGBT風的流行,讓《卡蘿兒》從立項到確定主演到現在首映,都吊足了觀眾和媒體的胃口。
有刁鑽的媒體不知道從哪裡挖出了本屆評審團主席程玉安此前對《阿黛爾的生活》的評價。
程玉安當時直言不喜歡《阿黛爾》,說它“拍攝手法毫無技巧可言,幼稚得如同電影學院一年級的習作,它能獲獎只是迎合了LGBT的風氣。”
當年他的《老父親》和《阿黛爾的生活》共享金棕櫚,酸對手兩句也屬正常。
再結合程玉安不喜歡宏大敘事的審美,媒體覺得“只要託德·海因斯正常發揮,就一定能爭取到程玉安的投票。”
紅毯結束,眾人進入影廳觀影。
撇開《卡蘿兒》的LGBT主題不談,影片本身就是本年度最優秀的愛情片。
託德·海因斯的鏡頭優雅而剋制,凱特的表演舉重若輕,莉莉·柯林斯在她的引導下,亦奉獻出了她從影以來最令人驚喜的表演。
以至於影片結束後,影院內觀眾全體起立為主創們鼓掌。
歡呼聲和喝彩聲響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