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產業論壇在業界引起很大的反響。

遠端代表了傳統制片方,而愛其藝則是新興的網際網路影視代表。

沒兩天,形勢就發展成傳統制片方與新興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論戰。

以伯納、光鮮、旺達為首的企業紛紛下場為傳統制片業站臺,與阿狸、愛其藝、鵝廠影片等網際網路大廠展開辯論。

前者說網際網路企業不懂製片,並質疑大資料思維在製片行業的可行性:“資料可作為投放的重要參考,但無法反應內容的優劣。”

“按照大資料思維,幾乎集齊了所有大賣元素,頂級明星加持,型別也是非常火熱的奪寶探險,但為什麼還會失敗?用大資料分析,根本大賣不了,但寧皓就是成功了,這又怎麼解釋呢?這是網際網路企業在進入影視行業前需要思考的。”

正如王威說的,新興網際網路企業在傳統電視臺和傳統制片方面前處於劣勢。

所以,幾個網際網路大廠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或許,他們真在思考網際網路思維在製片方面的可行性也說不定。

程玉安看了報道還挺驚訝。

這個杯雖然沒被他裝到,但這都不重要,如果因為這場論戰能稍微改變一下國內的環境,也是好事一件。

電影節閉幕當天,熱芭隨劇組來到魔都。

原時空,作為電影節閉幕影片,只有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和另外兩個製片出席了紅毯。

但這次不一樣,程靈鳳一聲令下:“能去的全部給我去中國,不然第二部我就換人。”

導演和四騎士還有摩根·弗里曼和邁克爾·凱恩集體出現在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引得觀眾尖叫不已。

頒獎典禮沒什麼好說的,馬來西亞10歲的小姑娘李心巧憑藉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爵影后。

張佳輝拿下影帝,程玉安給他頒的獎。

和郭靖明拿下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影片和最佳新人導演。

電影節後,程玉安通知寧皓:“過審了,12月3號上映,沒問題吧。”

寧皓喜出望外:“沒問題。”

程玉安笑道:“的事你真得好好謝謝張局,是他一直在為你奔走。”

“等拍完,我一定好好謝謝張局。”投入了寧皓太多心血,當初影片被斃,寧皓消沉了很久。

電影節結束後,和就前後腳上映了。

經過電影節上口碑的發酵和金棕櫚的加持,週二上映,首日取得4200萬的好成績。

創國產文藝片首日最好成績。

第二天,京城人藝和魔都話劇藝術中心幾乎同時對外宣佈:

“金棕櫚獲獎影片同名話劇將在8月10號公演。程玉安擔任話劇藝術總監。”

人藝這邊派出自己的臺柱子何斌擔任男主角,魔都版仍由洪黃老師出演主角。

上映兩天,共取得7000萬票房,第三天,上映,首日7300萬!

被壓的當日只有1000萬出頭。

業界震驚!

上映前就一直爭論不斷,郭靖明在電影節期間就說了:“我不要獎項,只要票房。”

該說不說,郭靖明是一個挑事高手,也是個營銷高手。

他太知道觀眾想看什麼了。

他在綜藝上的各種表演,包括髮S卡,都是為了營銷,挑撥對立和網友熱議也都是為了節目收視率。

你以為他真不知道傳統導演看不起他?